重庆两江四岸的房价,何时才能5万

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jk100f.com/

重庆两江四岸的房价,何时才能上5万/㎡?

这不是痴心妄想,未来5-10年两江四岸的房价将普遍5万+,再让时间飞一会儿。

目前重庆是没有绝对房价地标的,一眼望过去,大家都一个样,距核心区25公里之外的水土、空港等,新房价格居然跟渝中区的老破小的单价是一样的,这就非常不科学。

这对重庆一点好处都没有,反而会失去价格参考,价格体系陷入混乱。

重庆需要房价地标,而不是漫天散大饼,价格全一样。

这不仅是核心区大哥的诉求,更是近郊和远郊小弟的诉求。

古代为什么有那么多小弟想让大哥称王称帝,因为只有大哥上去了,下面的小弟才能升上去,官职和待遇才能上去,不然老大一直窝在老地方不动,下面的人工作一点积极性都没有,干多干少一个样。

两江四岸这个大哥,确实是有上位的底气。

长江经济带,中国经济的发动机

重庆两江四岸的发展上限,很多人一直都是着眼于重庆,但视野和眼光还可以再放大点,那就是整个长江经济带。

很多人认为,现在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是4大城市群,但其实,长江经济带早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动机了。

整个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是53万亿元,而全国的GDP是万亿元,占比高达46%,占到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长江经济带GDP,图源网络

从10强城市来看,年的排名前10的城市,除北京、深圳、广州外,其余7个如上海、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都是长江经济带上的明珠城市。

重庆和上海,中国最幸运的两个城市

这些城市里,不论是长江的航运价值,还是长江的景观价值,上海和重庆都是最幸运的。

成都,没有内河航运,就更谈不上长江景观面了。同样的城市还有苏州、杭州。

武汉的核心区是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这倒是和重庆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比较相似。

但武汉的江面太宽阔了,普遍宽度都是米左右,长江沿线不管修什么高大建筑,在对岸看来都很小家子气。所以武汉需要修一个超级地标,来把武汉的精气神给提起来。

△武汉江面,最高楼即为绿地中心,图源网络

就这样,米的绿地中心项目就上马了,如果能修成,它将会是中国第一高楼。

但武汉的运气又实在是不太好,绿地中心推出后,由于航空限高将这一高度被削减到了米,气势立马矮了一大截。雪上加霜的是,这座曾经的中国第一高楼,目前因欠施工方巨额工程款,目前已经停工了,进入烂尾倒计时。

武汉长江面上,再也没有可以提升精气神的超级地标,一切看上去都显的那么小家子气。

南京的江面倒是没有那么宽阔,从绿化博览园往江对岸推过去,江面宽度仅有米,是最佳的观景距离。

但这种观景面,只是单方面的,只有一侧有江景,江心岛是没有任何风景而言的。

而若要推到江对岸,整个江面宽达4.5公里,几乎看不见对岸了,更谈不上什么景观价值了。

△南京江面,仅有单侧江景,图源网络

很多人对江景都有误解,以为家门口有条江就是江景了。

真正的江景,是江的两岸都好看,就好像重庆的来福士、北滨路、南滨路,上海的东方明珠和外滩。

别怪那么多上海人跑来重庆买房子,毕竟重庆和上海的江景房太像了。

△上海江面,自摄于上海

达不到这一点的,都是野江,没有观赏价值。楼层低点的夏天还潮湿有蚊虫,不如早点卖了。

所以,整个长江经济带上,既有航运价值的,又有观赏价值的,只有上海和重庆。

江面不宽不窄,米左右,是最佳观江距离,而且江的两岸颜值都超级高,就这一点就能秒杀其他城市。

△重庆江面,两江交汇处,图源网络

两江四岸,女大十八变

其实重庆的两江四岸,前几年并不好看。

毕竟没怎么限制,随心所欲的发展。

所以才会有北滨路御龙天峰那一片黑压压的房子,密不透风,还以为来到了贵阳花果园。

既拉低了整个北滨路的颜值,又挡住了观音桥望出去的视野,每次从嘉陵江大桥路过时,只能感叹一句:可惜了,太TM可惜了。

△重庆北滨路御龙天峰实景图,路过随手拍

幸好,重庆后来对两江四岸进行限制了,对楼栋高度和密度都进行了限制,整个城市的容积率也基本降下来了,楼栋再也没那么密了。

这个政策非常伟大,说它再次拯救了重庆也不为过。

试想,如果不对两江四岸进行限制发展,像御龙天峰这样的房子还会出现在长江和嘉陵江的每一个角落。

毕竟,开发商不是慈善家,是资本金,它们不会放着多出来的货值置之不理的。

两江四岸治理除了限制发展外,还进行了很多整治升级。

不再是光秃秃的石头堆,而是大片的滨江公园,配合着蓝天白云和清澈的江水,恍惚间还以为是来到了国际一线城市呢。

△江北嘴滨江公园,图源重庆CKG

重庆一直以来被吐槽的粗放、素颜,现在看起来也越来越精致了。

城市的精致度在提升,这是件好事,也是所有城市向上发展的必经之路。

城市越来越精致,这座城市才有未来。

资源内卷,城市卷向两江四岸

还有两个趋势,都指向着未来重庆只会越来越聚焦于核心区的发展。

人口、经济。

其实这两个是同一码事,都是资源。

在过去10年,重庆主城每年的新增人口在20万左右,最多的一年涨了48万人,但年,只增加了2.7万人。

△重庆主城近10年常住人口增加情况,杨一自制图

这并不是重庆一个城市的问题,其实城市也都差不多,毕竟新增加的人口减少了很多。

但这点对郊区的发展,是致命的。

毕竟,郊区是需要巨量人口导入的,你看重庆的哪个郊区,每年的商品房成交量不是大几十万平米,这都是需要新增人口的啊。

重庆毕竟是直辖市,很明显不会走成都那样竭四川这口大泽而渔的玩法,所以重庆的区县人口不会像四川那样,大量涌入主城。

在人口有限的前提下,存量人口基本只会继续待在核心区,而不会去配套不齐全的郊区,尤其是远郊。

经济的发展,也是同理。

过去城市之所以那么鼓励造新城,一是因为老城太贵了,拆不起,二是中国的城镇化率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土地财政也还有很大的奔头,但现在这一切在新增人口急速减少的大环境下,已经无解了。

因为,资源只会往最高效率的地方奔去。

国家可以掏几百个亿修像4号线、10号线这种被吐槽为专门运椅子的轨道,但个人是不可能掏出大几千万上亿,去一个都没啥人的地方,修不赚钱的学校、医院和商业啊。

不要跟我反驳说学校、医院都是公立的啊,就算不考虑赢利问题,但成本是固定的,人口越少,摊到每个人身上的就越多。医院都是集团化发展了,怎么可能不考虑赚钱???

所以像龙兴为什么有那么多牛P的贵族学校,是因为不修贵族学校,不收高额学费(一年光学费就21万),根本就养不起学校。

△龙兴哈罗公学,图源网络

在大的技术条件没有改善、无法进入新的“工业革命”的前提下,整个社会只会越来越内卷,人们的结婚和生育意愿只会越来越低,所以人口减少会是一个长期化的趋势。

未来资源只会越来越往核心区集中,两江四岸将会聚集起越来越多的资源,包括人口、产业、交通、景观......

两江四岸将成为配套地标、价值地标,最终成为价格地标。

房价普遍上5万,还远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xinke.com/ndby/12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