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因它而死的人超过100万,一文看

本文指导专家: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许文伟

今天是世界糖尿病日,很多人以为糖尿病就只是血糖高而已,不要紧吧?殊不知这种病的危害极大,我国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数超过万人,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位糖尿病“候选人”,所以每个人都不能掉以轻心哦!下面赶紧来学学如何预防这杀手吧!

世界糖尿病日

纪念一位加拿大医生

年,加拿大医生班亭(Banting,SirFrederickGrant)等人首次成功地从动物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并应用于临床,挽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班亭医生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年决定将每年的11月14日——班亭生日这天定为“世界糖尿病日”,以纪念他为糖尿病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年,“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其意义是在国家和政府层面上加强对糖尿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和监测,将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历史

它并不是现代新病

都说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是因为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后多见的,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早在多年前的中医典籍中,就有关于它的记载,称这类病人的尿是甜的,并具有口渴、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症状,后期患者往往疲乏、消瘦,故谓之“消渴症”。

在中国每年致死超百万

2个人就有1个“候选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增加,已经成为全球二十一世纪的流行病。

近30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从年的0.67%迅速增至年的11.6%,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更是高达50.1%。这意味着,在成年人当中,每两个人就有一个是糖尿病的“候选人”。如果不及时改变生活习惯,大部分糖尿病“候选人”在十年之内就会发展成糖尿病人。按照这一比例,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14亿人,糖尿病前期人数接近5亿人,忆成为全球糖尿病头号大国。

我国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数超过万人,每年糖尿病相关治疗费用高达亿美元,约占当年全国卫生总费用的8%。

值得警惕的是,糖尿病发病的低龄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且有将近2/3的糖尿病人合并各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及癌症之后的第三位死亡原因。

糖尿病的病因

尚不明确

遗憾的是,糖尿病的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目前只是找到了一些与糖尿病发病相关的因素。研究认为,糖尿病是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包括热量摄入过剩、活动量不足、肥胖、心理压力过大等)的共同作用下,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而引起的以持续性高血糖为基本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的分类

四大类型

根据病因的不同,糖尿病可分为四大类型:

11型糖尿病

主要是由于免疫因素导致胰岛细胞严重毁损,使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

22型糖尿病

主要是由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即“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所致;

3妊娠糖尿病

是指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因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升高引起的糖尿病;

4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是指由基因突变(如MODY)、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其它一些内分泌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等特定原因所致的糖尿病。

糖尿病的症状

三多一少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少),且伴有疲乏无力。

糖尿病的危害

警惕慢性并发症

如果病情得不到很好地控制,进一步发展则引起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主要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等。

随着病程的延长,各种代谢紊乱还可引起眼、肾、神经、血管及心脏等器官的慢性损害,最终导致双目失明、尿毒症、下肢坏疽、神经病变、严重感染、脑卒中或心肌梗死。

随着胰岛素的广泛应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越来越少,慢性并发症如今已成为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正是由于这些并发症,使得糖尿病的死亡率甚至比乳腺癌和艾滋病更高!

糖尿病的预防

少吃、勤动、放松

认清了我国糖尿病的形势如此严峻,危害这么大,就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虽然现在病因不明确,但是公认的一些原因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比如吃得太多、活动太少、紧张焦虑等。

知道这些引起糖尿病的环境因素,预防糖尿病的手段也就浮出水面了,那就是少吃、勤动、放松。

具体预防措施:

防止和纠正肥胖。

避免高脂肪饮食。

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

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

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

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

对中老年人要定期进行健康查体,除常规空腹血糖外,应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如何对付糖尿病

“五驾马车”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始终致力于攻克糖尿病这一世界难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以GLP-1激动剂、DPP-Ⅳ抑制剂及SGLT-2为代表的新型降糖药物先后进入临床,以干细胞移植和代谢手术为代表的新技术让我们看到了根治糖尿病的一线曙光。

但目前,全世界还尚未解决糖尿病的根治问题,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患上糖尿病就要终生与之相伴。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就是使患者病情长期得到理想的控制,其治疗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驾马车”——糖尿病教育、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及病情监测。

糖尿病教育让患者通过学习,掌握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因为只有这样,患者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成为驾驭糖尿病的高手。

饮食疗法与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合理地采用药物疗法,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等一系列指标。

此外,还要重视病情监测,特别是血糖的自我监测,定期检查各项指标,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总的来说,只有五匹马并驾齐趋,才能使糖尿病得到全面控制,最终达到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美好人生的目标。

专家简介

许文伟

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年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熟悉常见的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的诊治。擅长:糖尿病,痛风及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诊治。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咨询医生哦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好
沈阳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xinke.com/ndby/1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