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专业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10/8833187.html
编者按:双城记栏目-第11期来自与原上海弟兄,现居悉尼的Denson,成都弟兄Joseph的《文化差异对信仰的影响》。全文分四篇发布,本文为第三篇《情感垃圾桶与亚健康状态》,全文约字,阅读完成需要约17分钟。
时间:-05-:00-21:-:30-13:30采访者:Bear被采访者:Denson/Joseph目录:一、西方的隐私文化二、东方的人情文化三、家的定义四、家长制带领五、教会应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六、情感垃圾桶与亚健康状态七、教会转型问题八、承诺和委身问题九、教会健康问题十、观众Feedback彩蛋
上海弟兄永银-David眼中的Denson:记得刚受洗两个月Denson就开始用《NoExcuse》这样的书和信念来训练我,Denson几乎每天五点起床,照顾家庭和工作之余每周至少一次开车来交大传福音,展现出来的从来都是坚定的意志,所以tough这个词当之无愧。现在开始体会到人性顽劣之处自需要tough的磨炼,现在回首我居然没有被“磨坏”,反而生命变得不一样,不得不提Denson的信心,敢于做先知的角色,哪怕有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满意。Denson不断激励弟兄要有梦想,并且自身走在前面,去过异国他乡,热心依然不减,他能带领人去到应该去的地方,是很好的领袖。一生之师,受益无穷!05
教会应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Bear:我接下来想和你们探讨一个问题。作为牧者,你们觉得教会应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边界在哪里?
Joseph:我看这个问题的角度不是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而是哪些优先管?哪些你必须管?哪些东西可以放一放,不着急管?理论上所有的东西我们都该管,也可以管,那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怎么管;对我来讲,怎么管往往是一个排序的问题,我优先管什么?我应该把什么东西往后放一放?这可能就是一种不同的领导力的呈现了,我的思考角度是这样的。Bear:可以请你们两个人继续往下聊一聊优先秩序吗?Joseph你觉得你优先的是什么?Joseph: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背景,我会根据当下教会的状况,会做出不一样的判断,我优先的次序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比如说成都,我发现来了以后面对的一个最实际的问题就是,我是空降过来的;当时成都差不多有将近人左右了,有很多弟兄姐妹我要重新去认识。在我们的传统里面,对于牧者的期待,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他期望你跟我都有一些个人化的关系,这个牧养关系才可以建立。其实我觉得这是很合理的期待,某种程度上来讲,你没有关系的影响力,我并不认为就是最好的。但是在当时的状况下,我觉得如果我们把这一点看得很重要,我们的信仰就会出现一些危机,有些人觉得“我没有被管到”,或者“Joseph有一些优先去管的人,而我是排在后面的”,他们就会有一种失落感等等;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这对他们的信仰是很大的一个伤害,而不是建造。所以,那个时候我就要把这样一个观念的转变放在一个很优先的位置上,就是我们被牧养是不是要把“我们可以跟这个牧者有个人化的关系”放在一个很优先的次序上面?我要不停地透过讲道等提醒、教导大家改变这种认知。这就是不同的背景下要做出的一些选择了。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否认“我们其实需要一些个人化的连接和关系”,这是两回事。Denson:我讲另外一个方面。举个例子,我在上海的时候,我们的教区很大,人数也超过了人,分散的很广,东南西北,常常不同的范围之间有三四十公里。所以,那时候对我来讲,最大的挑战就是你真的很难每一件事情都知道,然后很快的介入。所以,我很感谢有不同的BTleader,还有一些familyleader,虽然他们成熟度不同,但是他们的确承担了很多。
我自己的主要精力在campusministry。其实我跟Joseph一样,有一些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