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最常见的肾病十年后尿毒症风险高的却

慢性肾病的种类众多,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具体到症状表现又分为肾炎、肾综类别。其中最常见的肾病类型中,排行前三名的分别是:IgA肾炎、膜性肾病、多囊肾。

 这三类肾病几乎占据了所有肾病类型的60%左右,其中排第一的是IgA肾炎。那么发病类型多,是不是尿毒症风险也高?

这倒不一定。

关于这三类肾病都有自己特有的“症状”,发生尿毒症的风险也不同,看看你是哪类?

IgA肾炎特点:轻微尿蛋白、血压高;风险排名第三

IgA肾炎其实是一个相对容易控制的肾病,影响肾功能进展的主要就是尿蛋白和血压两大症状。

多数患者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及降压控制后,病情都能维持得比较稳定。

关于IgA肾炎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尿蛋白降到0.5g以下,还会尿毒症吗?

不能保证尿蛋白已经降到0.5g以下、血压血肌酐正常的IgA肾友一定不发生疾病进展。但尿毒症风险已经是非常低了。

如果在后续维持过程中,能够避免一些复发因素的诱因,比如感染、劳累,比如高盐、高蛋白饮食,比如吃了肾毒性的药物,等等,降低IgA肾病突然加重或复发的几率。

定期复查最重要,发展为肾衰竭的风险较低。

膜性肾病:大量尿蛋白;风险排名第二

提到膜性肾病往往会想到两点,第一点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指标,这项指标是判断膜性肾病的关键性指标,目前基本代替了肾穿刺来进行病理检查。

对膜性肾病患者来说是个不错的消息,其他类型肾病的小伙伴们不要太羡慕哦。

问膜性肾病为什么尿蛋白会达到几十克?问这样是不是尿毒症风险更高?

膜性肾病出现尿蛋白的情况,一般分为几种:

24小时尿蛋半定量在4克以内;

4克-8克;

8克-12克,12克以上的。

临床上常见的大于10克的,甚至20克以上的,主要是肾脏损伤的部位有关系,以肾小球基底膜受损为主,基底膜出现增厚,造成上皮细胞的足突损伤,就会出现大量蛋白尿。

但与肾炎类型肾病不同的是,膜性肾病是本身病理原因存在的尿蛋白多,并不代表尿毒症风险高,反而属于好治的类型。

多囊肾:遗传性肾病;风险排名第一

多囊肾和肾囊肿常常会被大家弄混。这里有必要区分一下:

肾囊肿一般是不会遗传的,而多囊肾的发生一般是由于家族性的基因异常导致的。

多囊肾或肾囊肿都可通过超声检查、CT等影像检查确诊,只是多囊肾还要结合家族病史来诊断。

目前,也可以通过基因连锁分析,来诊断是否携带多囊肾基因。

多囊肾的风险较高主要是患者存在基因缺陷,这是无法纠正的,但如果处于早期依然是可以控制的。

但如果出现肌酐升高的情况,进展恶化得也比较快,治疗过程更有重视中药活血化瘀的作用,单纯西药作用有限,这点需注意。

爱肾吧

别人会告诉你肾病怎么治,爱肾吧会告诉你肾病怎么吃!

肾者,乃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疾入肾脏久治而难愈,皆因治而不得其法,食之有悖其律。唔当如何?

肾病医生讲解

尿蛋白为什么总是出现反复!

肾病综合征患者不能吃什么?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临床医生“一对一”指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xinke.com/nddy/8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