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孕妈查出尿毒症被迫引产,背后原因竟是

目前我国慢性肾病呈逐年高发之势,成年人患病率已达10.8%,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肾脏疾病。

然而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个“沉默的杀手”,以至于很大一部分患者发现时就已是“晚期”!《年轻女子长期贫血未查肾脏发现时已尿毒症晚期》、《30来岁小伙从不体检,头晕四个月后发现肾病晚期》,这样的悲剧时常发生。如何保护好我们珍贵的肾脏?

听专家怎么说

本期大医生

医院

肾内Ⅰ科副主任梁伟

精彩视频??

被忽视的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现在患病率较高,达到了10.8%,而慢性肾病的知晓率却很低,只有12.5%。相当于说:一个单位有多人,可能有10个人患病,但是这10个人中可能只有2个人知道自己身体有恙,另外8个人在不知不觉、无痛无感的情况下肾脏一直遭受着病魔的摧残。

如何诊断是否患了慢性肾病?

两个指标:

1.肾损害(病理,血,尿,影像学异常)≥3个月。

2.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持续时间≥3个月。

被忽视的肾脏“杀手”

No.1

不良的生活习惯

真实案例

吸烟喝酒吃烧烤年轻女孩怀孕查出尿毒症

小胡是一个年仅20岁的阳光女孩,今年3月份她发现自己意外怀孕了,医院做了第一次产检。结果就说是有点贫血,她就没太在意。然而3个月后,小胡再做第二次产检的时候,却查出了尿毒症!医院说,这个情况孩子已经保不住了,只能保大人。最终小胡只能忍痛放弃自己怀了6个月的胎儿。

如此年轻肾脏怎么会病得如此严重呢?小胡和家人怀疑是一些不良习惯惹的祸。小胡喜欢熬夜,经常凌晨3、4点睡,然后喜欢和朋友出去吃宵夜,喝酒甚至吸烟,在怀孕前还吃过一个月减肥药。

这些不良生活习惯

是年轻女孩突发尿毒症的背后元凶吗?

当前慢性肾病发病增高,与生活方式不健康有很大关联。对于这个患者来说,熬夜、吃宵夜、抽烟、酗酒这都是些伤肾的行为,此外她在怀孕前有过染发、食用减肥药等可疑导致肾脏损伤的“毒物”。她的肾活检术结果是一种少见的肾脏过敏性炎症,我们怀疑可能就是减肥药引发的过敏。

No.2

糖尿病肾病

据新闻报道,糖尿病肾病已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首位病因,若不给予干预,未来10年至20年可能会迎来糖尿病肾病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高峰。

真实案例

70岁婆婆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10余年,10年间间断发作头晕、乏力、心慌、胸闷、恶性呕吐不适,在肾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等多个内科多次住院,10年前肾功能轻度异常。年因乏力在神经内科住院肾功能指标肌酐umol/L,年7月因乏力、食欲差查肾功能指标肌酐umol/L,年8月因乏力、食欲差查肾功能指标肌酐umol/L。

糖尿病、高血压没有很好控制容易导致肾脏并发症,肌酐在左右也就是所谓尿毒症,合并消化道症状(恶性、呕吐、食欲差)、心血管症状(胸闷、喘气)、少尿等症状时需要透析治疗。

在之前,肾小球肾炎是我国肾病的第一位病因,而现在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糖尿病肾病已取代慢性肾小球肾炎,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首位病因,目前糖尿病最常见的病因是糖尿病肾病(27.96%),高血压肾病(20.78%)和肾小球肾炎(15.07%)。

糖尿病为何会诱发慢性肾病?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的状态,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质易漏出并沉积,造成蛋白尿。糖尿病还会破坏肾脏过滤毒素的功能。目前的尿毒症患者约有30%的患者是糖尿病导致。

糖尿病肾损伤如何避免发展到尿毒症?

建议糖尿病患者验尿查微量白蛋白可早期发现肾损伤。如果检查两次都有微量白蛋白就已经到了糖尿病肾病的3期,糖尿病肾病一共分为5期,前3期都可以逆转,后2期基本不可逆了,到了第5期逆转的几率几乎为零。

糖尿病肾病饮食调节的误区

盲目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很多肾病患者为了护肾,觉得一定要少吃蛋白,盲目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殊不知起到的效果恰恰相反,过度的蛋白缺乏容易导致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等情况,使患者病情加重、寿命缩短。正确的做法是保证日常饮食中蛋白质的适当基本摄入量,蛋白质来源应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

1、出现显性蛋白尿起,推荐蛋白入量0.8克/公斤体重

2、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推荐蛋白入量0.6克/公斤体重,并可同时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

No.3

体检报告的异常指标

真实案例

连续8年体检查出蛋白尿不重视

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

有一个年轻的患者从年开始,尿蛋白从一个“+”变成3个“+”,他一开始采取了回避,拖延不治疗的态度,后来出现夜尿增多、血肌酐超标的情况才来肾病专科检查,穿刺活检发现是IgA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种),而肾小球超过一半已经硬化了。

所以说因为不重视体检查出的蛋白尿,他的肾脏已经拖出了比较大的损伤了是吗?

梁主任:是的。肾小球硬化会导致过滤能力变差,肾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虽然他现在还没尿毒症,但并不代表永远不会进展到尿毒症。因为只要不治疗,肾脏损坏是不断进展的,8年前他的肌酐还是正常的,现在8年后肌酐就超标了。假设2-3年还是不管,也许很快肌酐升到、umol/L,也许一年之内发生一场重感冒就直接尿毒症了也是有可能的。

体检还应注意哪些指标

尿的检测:

1

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

2

尿白蛋白肌酐比(ACR)、24小时尿白蛋白

尿蛋白、红细胞这几项没有异常,不代表一定没肾病!某些早期肾病的患者,由于肾脏损伤程度较轻,尿蛋白非常少,尿常规有可能查不出来。特别是肾病的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的人,早期出现肾损伤时,可能引起非常微量的尿蛋白,但尿常规中尿蛋白这一项却显示为阴性或弱阳性。这部分高危人群可以查“尿微量白蛋白”相关的检验项目,如尿白蛋白肌酐比(ACR)、24小时尿白蛋白,这些尿检项目能够揪出非常微量的尿蛋白超标。

3

尿比重

尿里面所含氯化钠、毒素等东西有一定的比重。正常人在普通膳食情况下,尿比重波动跟每天的摄水量有关系,水喝的多,小便颜色浅,尿比重偏低,水喝的少,小便颜色浓,尿比重就偏高。

除了跟饮水量有关外,如果尿中的蛋白含量或其他成分增加,尿比重也会升高;如果肾小管功能受损,即使饮水不多的情况也会出现尿比重降低。

4

尿葡萄糖

如果没有短时间内大量进食含糖类食物,却出现尿葡萄糖阳性,那就要警惕是否得了糖尿病,或者肾小管功能受损可能。这样的情况要及时到肾内科就诊。

肾功能检测

1

血肌酐

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如果体检发现血肌酐升高了,应到肾科医生就诊。

2

肾小球滤过率

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成人为ml/min左右。当低于90ml/min就可能是肾脏出了问题。

影像学检测:B超或CT

查尿常规、尿微量蛋白系列和肾功能都正常,并不能说明一定就没有肾病,因为一些情况下,肾脏已经变形很厉害了,而尿液、血液却是正常的,比如肾盂积水、多囊肾早期。因此,还需通过B超或CT检查肾脏的形状、大小以及回声等情况。如果出现肾脏体积缩小、回声增强往往提示有慢性肾病。

大医生观点

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xinke.com/nddz/62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