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亚健康学教材连载第十一期

睡眠是人不可或缺的生命活动,其占据??时间的1/3,重要性不??喻。现代人由于工作压力大、人际交往多、作息不良等多方面影响,睡眠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睡眠医学发展缓慢,与我国现有数量众多的睡眠亚健康人群和睡眠障碍人群的巨大调治需求矛盾突出。睡眠亚健康学为中医亚健康学与睡眠医学之间的交叉融合,充分利?睡眠医学现有理论、方法,结合历代中医相关睡眠医学实践,对睡眠亚健康这?严重影响我国?民??健康的亚健康状态的调理给予系统、规范的指导。第二章睡眠中医相关学说第一节营卫生会学说

一、营卫生会的概述

营卫生会学说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灵枢经》被视为中医经络学、针灸学理论渊源,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营卫生会学说主要阐释饮食消化过程中所生成的气血在身体营脉生发、传输、周流的过程,是中医特色理论之一。在既往《中医学》教材中,营卫生会学说并没有作为独立的章节体现,所涉及的营血、卫气,散见于“藏象学说”之下的“精气血津液”。由于营卫生会学说阐述气血周流交会节律,与睡眠节律乃至睡眠质量密切相关,故此专节陈述。

一、概述

“营卫生会”出自《灵枢经》篇名。该书所载主要论述营卫的生成与会合,故而名为营卫生会。营、卫其实同出一源,都是所食入的水谷精气所化生,根据不同的生理功能和运行方式分别命名,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于脉内,具有营养作用,卫行于脉外,具有护卫功能。营、卫虽然其功能有阴阳之分,其循行路径也各有差异,古人根据对人体生理活动周期的研究分析,认识到营、卫在夜半时分交会,皆归于脏,叫做合阴。

营卫生会学说,是基于中医整体论视野下,以中医阴阳学说、脏象学说为理论基础,阐释人体生理动态下的气血生发与运行节律和生理功用的理论学说。营,指脉营、运行于脉内物质;卫,指运行于脉外的物质以及其对营脉的护卫作用;生,指营血与卫气的生发、运行轨迹及其同步的生理功用;会,指不同生理功用的营、卫运行过程中交会的节点、节律。营卫生会学说是中医学对人体气血生理活动及其节律的解读,并用于阐释与之相关的生理、病理,指导临床诊疗和生活保健的一种实用性理论学说。

营卫生会学说作为中医特色理论,同样是以整体论生态系统来认识人体,涉及人体生理时,其概念所指,既是生理组成部分,也是生理功能单位。一个名词究竟是指生理结构还是生理功能,需要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来理解和把握。为了方便大家灵活理解、融会贯通,将营卫生会各概念的基本含义分述如下。

(一)营

营在营卫生会学说体系中有三方面含义。

1.营舍中医典籍《灵枢·经脉》中明确指出:脉为营。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具有阻遏血液逸出脉外的功能。

2.营血同血。营为血之气,营血并提,常泛指血而言,指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中医学认为,血由营气和津液组成,二者都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

3.营气营运于脉中的精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因其富有营养,于脉中运营不休,故称为营气。因其在脉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营气与营血关系密切,可分不可离,故常以“营血”并称。

(二)卫

1.卫。既指卫外的功能,也是卫气的简称。《素问·痹论》:“卫者,水谷之悍气也。”

2.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防御作用的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而又称卫阳。卫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上焦,行于脉外,其性刚悍,运行迅速流利,具有温养内外,护卫肌表,抗御外邪,滋养腠理,开阖汗孔等功能。

(三)营卫生会

营卫生会指营血、卫气的生成与会合。《黄帝内经·灵枢》中,岐伯回答黄帝询问说:人身营卫之气由所食之谷而生,水谷入胃化生水谷精气,水谷精气传至肺,借助肺的输布功能传送周身。水谷精气中轻清而富于营养作用者为营气,循行于脉中;重浊而刚悍者为卫气,循行于脉外。营卫周行全身,一昼夜各行五十周次之后会合一次。营气沿经脉周行不休,像圆周一样没有边端。卫气昼行于阳二十五度,夜行于阴二十五度。卫行于阳的时候人醒,行于阴的时候人睡。如此阴阳交替循环,就像天地依照规律运行一样。

下期内容:(营会生未学说基本内容)

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xinke.com/nddz/72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