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预防尿毒症,你需要知道

作者:医院

尿毒症(亦称终末期肾病)是慢性肾脏病的共同结局,但并非所有的慢性肾脏病都发展到尿毒症。如果慢性肾脏病迁延不愈,或者不积极的去控制,可能一小部分慢性肾脏病患者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一般来说,控制原发病,控制血压,控制蛋白尿,做的这三点,就可以控制肾脏病的进展。针对糖尿病而言,控制好血糖、血压和尿蛋白三个指标,就有可能避免糖尿病发展到糖尿病肾病,防止糖尿病肾病发展到尿毒症。

一、控制血糖

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7%以下,对中老年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至不超过7%~9%。

许多降糖药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受损后,这些降糖药易在体内蓄积,容易出现低血糖,所有慢性肾脏病血糖的控制目标不要太严格。

胰岛素、磺脲类促分泌剂(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通过肾脏代谢或者排泄,而且二者都有低血糖的副作用,所有糖尿病人肾功能受损后使用上述药物应格外注意。

二甲双胍没有低血糖的副作用,但其通过肾脏排泄,肾小球滤过率小于45ml/min后不要再使用。其他类的降糖药使用相对安全。

二、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各种肾脏病肾功能下降的主要因素,所以,对糖尿病肾病而言,控制血压与控制血糖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糖尿病人血压的控制目标是/80mmHg。

首选的降压药为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二者只能选其一。对血压不达标者,可再联合长效钙拮抗剂(地平类降压药),以及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等。

三、控制蛋白尿

理想的目标是将尿蛋白定量控制在0.3g/d以下,但这做起来非常难。最保守也应该1.0g/d以下,越低越好。

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目前是唯一可选降尿蛋白的药物,二者除了降压、降尿蛋白之外,还有延缓肾损害(保肾)的作用。糖尿病人如果出现了蛋白尿,即使血压不高,也应该选择使用。对尿蛋白不达标的患者,剂量可以加到2~4倍,以能耐受、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为原则。

除了控制血糖、血压和尿蛋白三个指标外,对其他导致肾损害的指标比如高尿酸、高血脂等也要积极控制达标。

来源:李青大夫官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xinke.com/nddz/80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