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滩的扬子江路码头和黄浦路的历史沿

                            

原创卢铭安上海老底子

北外滩的扬子江(路)码头

和黄浦路的历史沿革

文/卢铭安

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批轮船码头就在北外滩这一带。当年东大名路南侧至黄浦江沿岸,码头林立,自西往东依次为闻名上海滩的招商局中栈码头、顺泰码头、公祥码头和扬子江码头等等,20世纪初,北外滩的码头成为中国航运的枢纽,连接起国内航运和远洋航运。

年,英商蓝烟囱轮船公司拉开了虹口百年航运的历史。东大名路号的中远集装箱运输公司总部的小红楼,是上海历史上的英商耶松船厂旧址。医院、黄埔路上的海鸥饭店/国际海员俱乐部都是有着历史底蕴的地标,可以说整个北外滩就是一部上海航运发展的历史。

虹口港与黄浦江交汇口的拥挤船舶,东侧是招商局中栈,西侧是扬子江码头。??

本文叙述范围从东大名路号小红楼说起,即下图所示的老船坞,沿黃浦江往西,直到苏州河边的黄浦路20号俄罗斯联邦驻沪总领事馆为止。

扬子江码头

先说北外滩最西端的码头,朝北曾有条杨子江路,现在的上岁数的人都叫它扬子江码头,由于长期以来是国民党海军、日本海军、美国海军(借用)和人民海军使用的码头,人们都叫其为海军码头。

扬子江码头是已有近年历史的老码头,最早是年英国汇源洋行建造的汇源码头,其东侧也是英商怡和洋行在年建造的怡和码头。不久后,美国太平洋轮船公司合并了上述两家洋行码头,改名为扬子江码头。??

三菱码头,又名日邮中央码头或东洋码头,位于苏州河与黄浦江合流之处,黄浦路与武昌路口。年美国太平洋邮船公司售与三菱邮船会社,年随三菱邮船会社归并于日本邮船公司就改称日邮中央码头,是日商在上海的第一座码头。日本驻沪领事馆建在该码头边上,隔着武昌路,紧靠日邮码头,大部来华日本侨民就是从该码头登陆虹口,聚集在码头附近逐步向虹口纵深发展,这就是许多人都误认为虹口是日租界,也把附近有众多日本商铺的吴淞路称为日本街的由来。??

(光绪三十三)年日清汽船株式会社营业,资本额万日元,并与英商太古轮船公司、英商怡和洋行的长江航运相抗衡,在下图的日本邮船(N.Y.K)码头边最西端设了日清码头,首航上海到大连的海运航线。??

年,除了琼记码头归属美商琼记洋行外,扬子江路南侧濒江浮动栈桥(码头)都归日本邮船公司管辖。

年“日邮”收买了毗连的琼记码头,将两座码头改建成一体,岸线长英尺,水位较深,有铁制浮栈桥3个,可同时停靠两艘吨级轮船和一艘万吨远洋轮船??

30年代,照片右侧是杨子江路和武昌路转角处的日本邮船公司(码头)的办公大楼,大楼西侧是日本驻沪领事馆,俗称红楼,两楼之间隔着武昌路。??

年,停泊在日本邮船码头(今扬子江码头)黄浦江面上的日本海军“出云”号巡洋舰,在8月13日的淞沪会战时,“出云号”屡屡炮击上海的中国阵地、掩护日寇攻击中方守军,毁了闸北等地多家工厂、学校、民房等,造成中国人民生命和财产巨大损失。

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中国的空军、海军甚至于民间团体多次对“出云号”实施近乎自杀式的攻击,终于在8月底重创“出云号”。出云号巡洋舰受创过重彻底退出日本海军一线,作为练习舰使用,最终被美国空军炸沉于日本吴港。??

年,太平洋战争暴发,日寇海军陆战队登陆日本邮船码头(今扬子江码头)。至此,不仅日本军部全线控制日本邮船码头,还抢夺了黄浦江沿岸所有的英美商码头,以及招商局码头。??

抗战胜利后,日邮码头(今杨子江码头)最东端,靠虹口港一部分泊位作为敌产归招商局拥有,名为招商局第六码头,后借予国民党海军使用。原来的日本邮船码头(包括日清码头)也是敌产被国民党海军接管,其实那时,从九龙路到武昌路的整条杨子江路临江码头都属国民党海军管辖。??

刚解放后,扬子江码头归华东军区海军管辖,后来成了东海舰队上海基地唯一的市区军用码头。占据黄浦江约米岸线,设有顺岸式浮动码头四座。主要由海军辅助船部队使用,基本靠泊的是油船、运输船等海军非主力战斗舰艇。与此同时,由于扬子江码头所具有的优越地理位置和悠久历史,又成为外国海军舰艇访问上海的首选靠泊地。下图的左右两侧的红房之间就是扬子江码头的全貌,左侧红房是原日本驻沪总领事,右侧红房原是招商局第二码头办公楼,其西侧有一连接桥通向扬子江码头的东端,从此朝西沿江有四栋仓库式楼房,解放后,扬子江路变成码头的内通道,四栋楼的北立面是黄浦路,所以四栋楼就命名为黄浦路号、号和号。也都是海军的不同种类的仓库。??

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停泊靠扬子江码头的外国军舰是年7月17日的印度“迈索尔”号巡洋舰,原英国斐济级“尼日利亚”号,标排吨。??

然而在年6月,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巡洋舰“德米特里波日阿尔斯基”号、雷击舰“智谋”号、“启蒙”号编队访问上海时,是由“南昌”舰以东海舰队旗舰身份担任陪访舰引入外滩,并非停靠扬子江码头,系泊在市府大楼/前汇丰银行正对面的黄浦江面上,记得当时笔者与公益坊的小伙伴也夹在拥挤的人群中,观看令人眼红的“老大哥”的雄伟的舰身,心里想着我们何时也有这么大的兵舰。??

时过境迁,间隔40年后,年1月,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第一两栖大队司令沃尔特多兰海军少将,率领“麦克亨利堡”号船坞登陆舰名官兵访问上海。在扬子江码头列队的海军仪仗队,正在迎接黄浦江面上的美舰。??

年10月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和“激烈”号导弹驱逐舰访问上海,弦号11的导弹巡洋舰靠泊扬子江军港码头。??

上海解放后,随着扬子江码头成了新中国海军的军用码头。旧日的日本领事馆的红楼和灰楼都成了人民海军后勤机关的办公楼。改革开放后,灰楼上加盖了一层,也成了对外营业的黄浦饭店。

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本驻沪领事馆旧址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黄浦路

说了扬子江(码头)路,就得聊聊黄浦路,该路是中国上海市虹口区南部的一条街道,与扬子江路平行,东西走向,西起大名路,东至青浦路。长米,宽11.5米到22米。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于19世纪中叶,因位于黄浦江北岸而得名。

两条道路中间夹着四栋百年优秀建筑(专业学者的评价),拼图上部是年行号路图,其所示的四栋仓库式建筑,恰好对应着下部的四栋建筑物实拍图。??

根据上海的市政规划,从年开始,下图左侧是旧日本领馆红楼和灰楼,从右侧的白色楼房一直到九龙路所有江边楼房全部拆除,沿江边修建江宾大道。??

虽然有多名专业学者撰稿呼救保留百年历史建筑,但是,黄浦路号、号、号和掦子江码头正进入拆除重建工程中。??

黄浦路沿途原为各国驻沪领事馆集中分布区块,旧时另一别名为上海的“东郊民巷”。拼图上部是清朝未期各领馆的示意图。下部的实拍图依次为20号俄国领事馆,40~60号原德国领事馆,80号原美国领事馆(由建筑物判断),号原日本领事馆。??

年之前,外白渡桥北墩黄浦路界面无沙俄领事馆建筑,图片中看到的是德国领事馆西侧的大花园,所以在苏州河南岸能見到黄浦路15号的礼查饭店,如今有着年的上海首家西式酒店已成优秀历史建筑,引吸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现今有了新的门牌号一一黄浦路1号,是一家名为上海早晨的本帮菜餐厅,入口在下图中的建筑物转角处,笔者还未去过,想必餐厅内的设计装饰一定有英式巴洛克风格。??

时下黄浦路20号是俄罗斯联邦驻沪总领事馆,它是上海开埠以来,以多事之秋闻名于上海滩的外国领事馆。从年落馆,到年重新开馆,只是帝国两字被联邦代替,应了中国一句名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在80年內七次开馆闭馆成了上海滩涉外事件的绝响,笔者在《这里,开创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见识与北方邻囯交往的缩影》一文中已对礼查饭店和苏俄领馆有详述,此段文作一更深的补充。

年9月28日前苏联政府因政治原因关闭了20号的领馆,随着中苏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年6月,中苏双方达成在上海和列宁格勒互设总领馆协议。苏驻华使馆随即提岀要求归还上海黄浦路20号苏总领馆原馆舍,上海信守双方原订协议。年8月30日,上海市房产管理局与苏驻华使馆签订黄浦路20号房屋及房屋附属设备“交接书”,随后即向苏驻华使馆进行了移交,苏方只接收到主楼等建筑物,主楼东侧的大花园和宿舍楼等附属建筑物已无踪影。

从62年到85年之间,中苏两国都经历了天翻地复的社会变迁,前苏联领馆人员的撤走,让上海不少有门路的单位虎视眈眈这栋漂亮建筑,有关部门为了保护好这栋哥徳式典雅风格的建筑,决毅分配给上海合唱团,一来此文艺团体恰好要接收36名上海音乐学院合唱班毕业生,二来合唱团都是一些斯文之人,即使练声时大喊大呼也不会损伤建筑。与此同时,年成立的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也进驻了主楼的底层,合唱团使用二至四层楼面,两个单位对主楼的半地下室(与楼面同样面积)不感兴趣,就此埋下了禍根。??

上海解放后,随着扬子江码头成了新中国海军的军用码头。旧日的日本领事馆的红楼和灰楼都成了人民海军的后勤机关的办公楼,

改革开放后,灰楼上加盖了一层,也成了对外营业的黄浦饭店。

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本驻沪领事馆旧址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年至年德国领事馆在原址(今黄浦路40号~60号)上建新馆,于年3月落成。新馆整体建筑融合了巴洛克式和德国复兴时期的风格和元素。坐西朝东,面向黄浦江畔,高三层,由一幢住宅楼和一幢办公楼相连接,两楼风格协调,貌似一对姐妹楼。在楼的南立面有通风遮阴的券拱外廊,临江的全部房间都能眺望江面的景色,朝南建筑立面上以券拱外廊为两楼建筑的主要特征,一度成为苏州河北岸的地标。

年中国对德宣战,北洋政府没收了德国领馆的两栋楼,外加对面的德国基督教新福音堂教堂。年复馆,但是到了30年代初期,由于领馆周围德侨越来越少,教堂拆除。

年4月,德国领事馆迁到位于北京路和外滩交叉口的怡泰大楼办公,6月旧楼被拆除,原计划在旧址上重建领事馆,随八一三上海事变而搁浅。??

年2月15日,美国驻上海领事馆在黄浦路(今36号)举行升旗。由于中国邮政起步较晚,为了保证在华侨民与美国的联络,年,美国驻上海领事馆内设邮政署,并在多家上海洋行内设立投递处,这种外国在上海建立的邮政当时被称为“客邮”。这是美领馆与其他领馆不同之处。

美领馆搬到黄浦路13-14号新楼,价值35.5万美元的新楼是当时全美驻外最贵的办公楼,美国邮局到年底才搬到美国总领事馆的隔壁,黄浦路15-16号。这是一个建筑的两座大楼,其实当时的美领事还兼任美邮局长。

年的中日关系事态发展,促使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80年来第一次离开了公共租界,迁至苏州河南岸。最初坐落在江西路-号的Kalee酒店旧址,从此再也没有搬回原址。??

年六月,日本领事馆始建于扬子江路1号,年迁入现址,黄浦路25号A(今黄浦路号),该处原南北各有一幢红楼,砖混结构四层,坐北朝南,古典主义风格。立面分段对称。南立面底层为弧拱门窗,二、三层为连续的券柱式拱廊。中部屋顶作长方形双尖拱。主入口上楣有精美的石雕山墙花,檐口、柱头、勒脚、栏杆等细部均有精致的石雕装饰,清水红砖墙。

年“八一三”事变后,日本领事馆成为控制侵占地区的最高行政机构。也是日本驻上海及华东地区情报中心。??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领馆扩建,北面一幢红楼重建成灰楼。与红楼隔一小天井,四层,早期现代派风格,主立面中部饰六根有凹槽的巨柱式壁柱,花岗岩饰面。

年日本投降后,该处由国民党政府中央信托局接管,年后为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办公室,

年3月28日,亚洲和远东经济委员会(后改名联合国亚洲和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秘书处设于此。

抗战胜利后,入驻此楼的还有:闰际儿童紧急救济基金中国办事处、国际劳工组织远东分局、国际难民组织远东分局、敎科卫组织、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等联合国属下最主要分机构,因此,称黄浦路号为小联合国之大楼。??

如前所述,上海解放后,随着扬子江码头成了新中国海军的军用码头。旧日的日本领事馆的红楼和灰楼都成了人民海军的后勤机关的办公楼。改革开放后,灰楼上加盖了一层,也成了对外营业的黄浦饭店。

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本驻沪领事馆旧址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黄浦路60号海欧饭店建于年,是上海市总工会在原有的苏联领事馆大花园,德国领事馆和美国领事馆地块上建起的,投资万元,对内称新上海国际海员俱乐部。从年起,已36岁的饭店开始拆除重建,拼图左侧是旧海欧饭店,右侧是新饭店的模型图。??

不久,从北外滩始端东大名路起,到虹口港西侧的黄浦路和扬子江路周边区域,只剩百年以上的优秀历史建筑三栋一一黄浦路15号浦江饭店(礼查饭店),20号俄罗斯联邦驻沪总领事馆(旧俄罗斯帝国/苏联),号黄浦饭店(旧日本驻沪总领事馆/联合国救济总署)。

卢铭安落笔悉尼有兴趣的可加本人

图片资料来源网络。

来源:“卢铭安”的美篇

卢铭安往事随想曲文汇

?乍浦路及周边区域沿革:影院,面包店,小书店,东洋庙,基督教堂(下篇)

?乍浦路及周边区域沿革:中国现代敎育文化法学启蒙地(中篇)

?乍浦路及周边区域沿革:新高层和旧公寓并存,消失的文化街和美食街(上篇)

?还未翻篇的台海军劫持中波海运两艘货轮始末

?原(远东)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一对铜狮子变迁真相

?现在可以说了一一周总理警示跃进号沉船事件

?卢铭安:忆北虹,忆许师,忆学友

?卢铭安:公益坊一一“迁”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下集)

?卢铭安:公益坊一一“迁”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上集)

?卢铭安:公益坊一一“迁”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中集)

?卢铭安:八仙过海奋斗篇,老三届待青小心翼翼求知经历

?卢铭安:年上海住宅的上只角在哪里一??卢铭安:老三届待青艰辛压抑经历

?????????????上海老底子

每天为侬送上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启未来

原标题:《北外滩的扬子江(路)码头和黄浦路的历史沿革(作者:卢铭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xinke.com/ndyy/10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