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苗艺伟1
8月26日,马云以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的身份出席了年重庆数字博览会并发表了演讲。在演讲中,马云表示,中国的金融缺乏毛细血管、缺乏生态系统来灌溉小微金融,同时,他也强调,P2P从第一天起就不是互联网金融,它是一个有了网页的非法集资产业。
马云表示,“今天中国的金融并没有完全流动起来,依然是几家大的银行,但是这些大的银行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担当了巨大的责任,发挥了金融的作用,他们更像是血液的主动脉,但是中国的金融缺乏毛细血管,我们缺乏金融的生态系统,光靠水库是很难灌溉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它需要湖泊、需要长江、需要各种各样的沼泽地。”
马云进一步表示,“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最大的区别就是它能够服务更多的中小企业,它能够帮助更多的个人获得金融,它就像滴水、滴灌技术一样,能够帮助很多小的、个人的企业能够生存和成长。他和传统企业最大的区别和优势在于它风险极低、效率极高,其实大家老是担心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并没有那么大的风险。21世纪,我自己觉得我们必须找出一个适应21世纪金融的一种金融体系和氛围,互联网金融就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创举。”
在马云看来,互联网金融它需要以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体系、以数据为基础的风控体系,它需要有强大的数据。P2P从第一天起就不是互联网金融,它是一个有了网页的非法集资产业,因此不能把问题全怪罪互联网金融,当然互联网金融需要提示的地方还是很多。
最后,马云还对金融科技监管提出了建议,他表示:技术是发展出来的,金融也一样,也是发展出来的。不是说发展一定会带来风险,监管就没有风险,有时候不恰当的、落后的监管本身就是巨大的风险。“我们强调实体的时候千万不要灭掉金融,我们过去不是金融不好,是金融没有做好,我难以想象实体会离开数字经济、离开虚拟经济,我们必须让虚拟经济、金融经济真正做到安全、健康的发展。”
以下附马云全文:
以前我们这样的会议基本上都是在美国硅谷召开,如果在硅谷开这样的会我认为一般代表着技术研究的进步,但是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召开这样的会,我认为代表着社会的进步。
昨天我刚到重庆,我朋友、我同事就说了,在重庆现在有了第一辆无人驾驶公交车,长江的水环境测试和搜救也用了无人船,连城管巡逻都用上了云端大数据平台。过去一年,我们在联合国秘书长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中,我跟20几位全世界各地的专家一直在探讨数字技术到底应该给人类带来一些什么?后来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数字技术应该让人类的发展更加普惠、更加可持续、更加绿色。
中国是一个东西发展差距非常大的国家,李克强总理在年提出来过,从黑河到腾冲的这条胡焕庸线应该怎么破?胡焕庸线东部43%的国土面积养育了94%的人口,但是西部也需要发展。移动支付发展了十多年,这条线就开始慢慢移动,北京大学有一项研究成果说,从年到年,移动支付正在打破传统的胡焕庸线,让东西部金融服务差距缩短了15%,但这仅仅是刚刚开始,我认为接下来的全球化和技术都会产生巨大的变革。
全球化已经不是港口城市受益,而应该是所有的城市都受益,工业化时代的全球化分工受益的主要是港口城市和沿海城市,但是数字化时代的全球化分工应该让偏远的城市、偏远的地区受益。
比如像贵州这样的地方,过去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很难参与到全球化的分工之中去,但是我们知道阿里巴巴团队在贵州做了一件事情,我们给贵州铜仁万山区的人提供数据标注培训,这里有很多大量从山里搬迁出来的贫困人口,只要给他们一根网线,教他们如何进行数据标注,下一步数据标注师就可以进行注册,创造了很多就业。
这些农民、这些从山里面来的人根本不可能成为数据专业的注册师,但今天他们可能是中国最早一批拿到数据标注师上岗位的人,贵州山区的贫困人口因为这个而拿上了新的有职业技能的证书。
过去人类是依水而聚,只要有水的地方人类都去寻找,我认为未来人类会依照数据而居住,要找到通数据的地方。接下来城镇化会加速,过去人类要花几百年才能够完成城镇化,可能数字时代一些落后的地区只要几十年就可以,未来十多年很多地方的发展是跨越式的,他们可能还没进入3G就可能会直接进入5G。
我也一直坚信AI应该翻译成为机器智能,翻译成人工智能我觉得是人类把自己看得过大、过高。智能世界三要素: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而互联网是生产关系,云计算是生产力,大数据是生产资料,未来是互联网大数据以及大计算这些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
智能是改变世界的工具,智慧是改变智能的思想,引领未来的不是智能,引领未来的是智能背后人类的智慧。动物讲究本能、机器讲究智能,人类必须坚持自己的智慧。工业时代技术让人类向外探索得更远、更广阔,我们一直探索月球、探索火星,但是人们特别关心的是技术、产品和服务,而事实上我坚定的认为智能时代应该是让人类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