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多人听到尿毒症这个词,心里都是不寒而栗的。尿毒症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综合表现的一个结果,是肾功能丧失及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在我国,每年每百万人口中新发生的尿毒症患者约近百名,其中大多数为青壮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很多人对尿毒症不了解,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尿毒症患者怎样才能减轻病情?本期访谈特邀嘉宾是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王国柱教授,他将用他深厚博学的理论功底和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告诉大家,当尿毒症的信号来临,我们应该做什么。
王国柱教授
坐诊时间:
每月第二个周三上午
个人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课程主讲教授、研究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和疑难杂病专家。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尿毒症课题组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学导师。
专业擅长:
善于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慢性肾炎、lgA肾病、尿毒症等肾脏疾病及肿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心脑血管病、脂肪肝、肥胖症、脾胃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温热病等多种疑难性疾病的治疗。
问:尿毒症的早期症状表现是什么?该如何治疗呢?
王国柱教授:尿毒症是西医的一个病名,也就是各种疾病,特别是肾脏性疾病到晚期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尿素氮、毒性物质储留在体内,酸碱失衡表现出的各种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色不佳、疲劳乏力、恶心、食欲不振、头晕、血压高、大便溏稀、贫血,一般早期很容易被忽视。尿毒症是各种肾脏疾病中末期的综合症,有原发病。二三十年前,以肾小球疾病为主,现在是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肾病到中末期尿毒症。
如何治疗呢?首先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比如糖尿病、肾脏受损。肾脏受损到尿毒症中间时间很长,可能是几年时间,也可能是一二十年。开始是比较容易去治疗的,比如肾病,我国肾脏病委员会专家们告诫大家,每人一年至少两次检查尿常规,往往通过尿常规发现有肾病,因为蛋白尿是肾病肾炎最早期的症状,所以对蛋白尿的治疗很重要。如果失去这个机会,再加上平时生活不注意,疾病很容易发展下去。
问:肾病是尿毒症的主要原因,尿毒症的治疗目前人们知道的是换肾,长期透析外,中医如何辩证治疗尿毒症?
王国柱教授:尿毒症主要原因比较多,主要是原发病,一般是肾小球本身的疾病,但是肾小球本身的疾病从西医来说比较复杂。很多人是嗓子发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近二十年,糖尿病引起的肾病越来越多,引起人们的重视。另外,长期高血压也会影响到肾,肾小球肾动脉硬化,这也是中末期尿毒症的重要原因。所以,血压高的病人一定要控制好血压,血压高反映了心血管系统的情况,除了大脑的血管、心脏的血管以外,还有中风、脑出血、脑梗塞,另外一点容易被忽略的是血压高同时也会造成肾动脉血压高,这样引起的肾小球肾小管等肾单位的病变再到尿毒症。
对于尿毒症,中医有中医的认识。它包括几个方面,一个是水肿。特别是尿毒症前期的肾病,有些尿毒症病人也会有这个症状。还有一个是关格病,格就是吃了就吐,相当于我们的食道炎,关就是尿少,尿液里有毒素,是肾的虚劳引起的,表现在懒言、乏力、怕冷、头晕、眼花、大便溏稀,这一系列气血阴阳的衰少虚弱,特别是肾,因为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水火之宅、元气元阳之根。总而言之,尿毒症是各种肾脏疾病晚期的综合症,电解质紊乱、酸碱中毒、毒素储留这样的一个机制,涉及到五脏,特别是脾肾。中医认为,尿毒症属于肾脏病晚期,涉及到多脏器,以脾肝肾为主,特别是脾虚,不能生津化浊。肾虚,阳气不足,整个身体的活力大大受损。肾精不足,人就会消瘦、阴虚火旺。治疗上,我们辨证分型论治,一般气阴两虚比较多,脾气肾气不足,阴不足,消瘦、血压高、瘀血、面色发暗等等。
王国柱主任临床照
问:有广告说早期尿毒症可以用中医治疗保肾不透析,是真的吗?中医是怎样控制稳定尿毒症患者病情的?
王国柱教授:我们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功能除了水液代谢,还有酸碱平衡、排毒等,肾脏功能大大受损到百分之八九十,没有办法代谢了,这个时候需要透析。肾脏病导致毒素储留无法排出,逐渐发展成尿毒症,所以首先一定要控制好优质蛋白的摄入,根据病情控制鸡鸭鱼肉、牛奶鸡蛋的量,不能饱食,增加肾脏负担。多吃易消化食物,少吃太硬的、油炸的食物。限制盐的摄入,过多的盐会损害肾脏,一般每天6g盐,特别是尿毒症病人一定要清淡饮食。
调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情绪稳定,心情不佳会让血压增高,血压增高反过来增加肾脏负担,加重肾小球动脉的硬化,我们中医特别讲究人的情绪,所以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患者可以坦然一些,积极接受治疗。避免感冒,尤其进入冬天,外感引起的一些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等使肾脏受到牵连。很多患者感冒之后病情急转直下,水肿、呕吐、血压增高等等,所以尽量避免感冒。如果一个病人通过中西医结合特别是中医治疗再加上心理辅导,从容易感冒到频率减少,本身就是治疗肾病尿毒症的重要指标。所以有的时候,有病人会提出疑问,为什么开的药不是针对肾的,那就错了。我们开的药看起来不是针对肾,但是提高你的免疫力,让你少感冒,病情好转,这本身就是在治疗肾病。
问:尿毒症病人怎样注意饮食和用药?
王国柱教授:饮食方面,一定要控制好优质蛋白的摄入,根据病情控制鸡鸭鱼肉、牛奶鸡蛋的量,不能饱食,增加肾脏负担。多吃易消化食物,少吃太硬的、油炸的食物。限制盐的摄入,过多的盐会损害肾脏,一般每天6g盐,特别是尿毒症病人一定要清淡饮食。
用药方面要注意,避免使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比医院,医生开药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医生有肾功能衰竭,不能使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中药也要注意,但中药是复方,特别注意君臣佐使这方面,所以一般不会有问题。至于偏方偏药,也是中医药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亮点,但是一定要有确切的来源,有大量的临床实践,所以一定要谨慎。
问:天气转凉,慢性肾病患者该如何调养过冬?
王国柱教授:作为肾衰竭尿毒症病人,要注意很容易引起便秘,升降出入失常也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冬天怎么调养呢?避免感冒,注意保暖。总而言之,慢性肾功能衰竭到晚期尿毒症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一个局面,自己调养是不会好的,一定要中西药结合治疗。中医方面,注意情绪稳定,辨证用药,定期肾功能检查、B超、血项检查等等,随时了解肾脏疾病的状态。我个人觉得,中医中药在治疗肾脏疾病上有它的优势,因为这个疾病现代医学也没有太多办法,除了降压药,打促红素。治疗过程中,临床证明中医的介入治疗会减缓尿毒症的发展进程,对于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结语尿毒症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不是突然发生的,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经过数月或数年,出现肾功能减退,导致身体内代谢的尿毒症毒素和水分不能通过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而引起的毒害。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人们忽视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洁的饮食,我们的身体里早就沉淀了各种“毒素”。让一些看似离我们遥远的疾病却在一步一步靠近我们。尿毒症“可怕”但预防并不难,常做这几件事远离肾病尿毒症:
一、保持规律生活,劳逸结合,定时作息。身心得不到有效的休息与放松,可造成免疫力下降,如果再受到外界抗原刺激,就容易出现肾功能问题。
二、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防止感染细菌病毒后免疫反应性损害的发生。肾病的发生常与上呼吸道感染等有关,常以外受风寒、风热、风湿、湿热、热毒之邪为始因。
三、有病早治非常必要,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裤,可防止泌尿系感染;保持大便的通畅,定时排便,有利于代谢废物的排除。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疾病都是引起肾损伤危险性疾病。
四、慎用肾毒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以及丁胺卡那霉素、多粘菌素、四环素、万古霉素、二性霉素B、先素2号等抗生素,均有一定肾毒性,或容易引起肾损害,所以尽量不用。
如果您想预约王教授,或者咨询其他疾病相关的问题,
可以添加下方陕西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