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在实现中国梦的行进坐标中,全面小康是“关键一步”。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发出总攻令:“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这场脱贫之战,承载着人民之福、凝结着民族之梦、汇聚了全球目光。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安化县在三年攻坚的开局之年就将宣告脱贫,向世界宣示产业扶贫的中国方案。
茶乡安化,以茶闻名,因茶而兴。近年来,全县依托黑茶产业,坚持生态立县、致力于绿色崛起,狠抓基础建设短板、全面推动多领域融合发展。“安化茶马古道”被国家文物局评为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茶马古道串起丝绸之路,漫山茶园彰显浓厚茶基因,现代化茶企托起致富产业……黑茶文化的触角早已深入到安化发展的各个环节。未来五年,是安化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那么,未来安化将如何规划?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年10月27日至30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益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三年一届的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暨第六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市长论坛将在安化举办之际,记者专访了中共安化县委书记熊哲文。
四轮驱动奋力跨越赶超
今后五年,安化县将以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任务,坚持生态立县、致力于绿色崛起,经济实力跻身全省第二方阵。县委、县政府将通过哪些具体措施来确保如期完成各项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安化跨越赶超的重要目标,没有贫困人口的整体脱贫,就没有安化的全面小康,因此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要确保做到精准识贫、精准帮扶和精准施策,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培育发展农村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人口城镇化。未来五年,是安化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安化县将坚持交通攻坚、产业转型、城镇升级、生态提质这“四轮驱动”战略,全县上下真抓实干,奋力跨越赶超,为建设畅通宜游秀美富裕新安化努力奋斗。
安化将如何破解交通不畅这一制约发展的难题?
按照规划,十三五时期,安化将基本建成“两纵一横”的高速路网,大力实施干线公路建设“”行动,抓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破解交通瓶颈。我们的目标是三年所有的项目要动工,五年所有的项目要建成,要真正实现所有的乡镇半个小时上高速,一个小时到县城,所有的对外的通道,要全部打通。
安化县全力打造茶产业和旅游融合发展,我们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全县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从开始实施“三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稳步推进马安高速、张新高速官安段等交通建设,集中力量突破基础设施落后的难关。
茶旅一体铺就全域之路
安化茶文化底蕴深厚,黑茶产业方兴未艾。安化是如何借助天然优势,植优补短,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的?
要让游客进得去,产品出得来。既是茶乡,做强特色、推动以茶文化为题的招牌景区建设尤为重要。因此,安化着力推进茶马古道景区的提质升级、争创5A景区工作,启动雪峰湖景区综合旅游平台,打造黑茶特色小镇;建成茶乡花海、云台山、环雪峰湖自行车绿道等重点景区。目前,安化黑茶文化节吹响了黑茶产业奋进的雄浑号角。
安化坚持规划引领,多措并举,旅游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域旅游的蓝图正徐徐展开。目前,安化正推进茶山、茶湖、茶带、茶路建设,形成“以点集群、连群成廊、走廊带区、片区发展”的全景旅游体验格局;打造“一条资水风光带贯穿县域、两个旅游综合服务核兼顾东西、三条特色旅游发展廊道串联全境、八处旅游引擎项目辐射带动、十个旅游主题小镇彰显特色、百家茶旅庄园点缀成趣”的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安化是如何通过茶旅融合发展助力全县脱贫攻坚的?
安化是国家级贫困县,为此,安化正实施茶旅一体化战略,促进茶旅融合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我们知道安化最大的资源是生态资源,最大的产业是黑茶产业,目前的脱贫攻坚工作自然是围绕茶产业和旅游产业做文章。安化将打造以黑茶产业为龙头、以旅游业为支撑,有安化特色的精准扶贫新格局。
抓好基于旅游的安化贫困户就业、创业行动。安化不仅有茶产业,生态农产品、中药材资源也十分丰富。安化将继续与高职院校合作,抓住资源和产业特色、生态优势,有计划地对农民开展大规模旅游业务培训,让贫困户掌握旅游从业的基本技能。同时,作为梅山文化的核心区,安化正在挖掘独特的风俗习惯,打造以傩戏、武术、巫术等梅山文化为主体的演艺节目。
扎实推进园区建设打造县域经济高地
实现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宏伟蓝图,安化县委、县政府在园区产业发展和布局方面有哪些规划?
我们将紧抓政策红利,抢抓发展机遇,按照“一区多园”布局,坚持创新驱动、产城融合、产业集聚,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以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为方向,努力将安化经开区打造成为“工业新城,城市新区”,力争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黑茶之都”、中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钨钴加工生产基地和中药材加工基地。预计到年,开发区入园企业将达到家以上,全年综合产值达到亿元以上,税收5亿元以上。
特别是在产业布局方面,最大限度利用空间资源,在空间上合理配置和引导产业发展,努力构筑安化经开区“一核一带三极”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一是做强“一核”。即整合资江南岸小淹、江南、田庄、东坪4个安化黑茶产业基地,做强以田庄片区为主的安化黑茶产业园;二是建设“一带”。即依托沿省道的小淹—江南—东坪等乡镇的工业小区,打造以农副食品深加工、新材料、竹木精深加工、商贸物流等为主的产业带;三是打造“三极”。即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增长极、梅城工业园增长极、高明工业园增长极。
入驻园区的企业和项目,除享受国家、省、市有关优惠政策外,安化县委、县政府会提供哪些支持?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年,县委、县政府就出台了《关于支持安化经开区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园区的规划区域、产业布局、行政体制、经营体系、要素保障、财政机制、审批管理、工作考核等,提供企业用地政府补贴、标准厂房廉租廉售和重大项目一事一议等系列政策支持;二是强化优质服务,园区设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三是强化人才保障。县委、县政府围绕茶产业、矿产业、旅游业、中医药健康产业等重点产业,贴近现代交通建设、城镇规划、生态建设等重点项目需要,全力实施“”工程,5年内引进领军型人才10名,高技能高学历专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工程重点院校本科生等名,一般全日制本科生等基础性人才0名,旨在为园区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为全面建成小康安化提供智力支撑。
为抓好园区建设,县委、县政府有哪些具体举措?
今年,我们将抢抓战略机遇期,加快做大做强园区经济。一是科学谋划园区发展,按照产城融合要求,将中医药健康产业园、黑茶产业园按照特色小镇进行规划建设。努力打造中医药黑茶产业园黑茶之旅目的地,精心策划2至3个精品旅游产品;二是大力推进园区建设,今年将医药健康产业园、仙梅工业新城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装成PPP项目,列入招商建设规划。全面完成黑茶产业园和高明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10万平米的标准化厂房和创业大厦;三是加快项目引进,年内新引进入园企业10家以上,抓住贫困县IPO不排队的政策机遇,擦亮高明工业园全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这一块招牌;四是强化保障措施,创新融资模式,积极对接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实现融资15亿元。
内容来源:人民网
照片来源:星华门摄影工作室
编辑
蒋蕾
责编
李志贤
主编
夏庆之
主流媒体权威发声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