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类肾病几乎不会到尿毒症

上海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160303/4779957.html

慢性肾脏病具体的又分为很多类型,不同病理的肾病初始发展程度不同,后期对用药的敏感程度不同,预后也会差很多。有些肾病早期可实现扭转,病情得到完全恢复后,基本控制稳定。但也有少部分类型的肾病,进展速度比较快,用药效果差,肾衰竭的风险自身较高。

因此病理类型也是决定肾功能是否稳定,病情预后的一项重要因素。且在肾友们发现病情之初,如果情况允许,尽可能先明确诊断病理,对后续的制定治疗方案,更有效地用药更有利,可以打下更好的基础。

基本上所有病理类型中,在早期都是相对容易控制稳定的。其中有两类肾病属于很少的尿毒症,整体病情进展并不迅速。

今天就来点名下这两类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和膜性肾病(其他类型的以后也会说到)。

先来说微小病变型肾病!

微小病变肾病是慢性肾病比较常见的一类肾病,多发生于儿童。很多患儿家长由于对这类肾病的不了解、不懂,常常忽视掉孩子的一些早期病症,耽误了病情诊治。

虽然主要发于小孩,但也有部分成人患者。微小病变型肾病属于一类典型的肾病综合征类型的肾病,表现为“三高一低”症状,即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血脂症、低蛋白血症,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控制。

一般通过临床经验,儿童患者由于年龄等因素不需要肾穿刺。成年患者如果久治不愈,则需要考虑肾穿刺。

不治也能好转?对激素很敏感

少部分患者不治疗也能自行好转,但需要检测肾功能的情况,如果恶化后需及时用药,否则感染、肾衰竭风险更高。

多数存在大量尿蛋白的患者,对激素很敏感,因此仍作为首选,包括儿童患者也是一样。临床数据表明,小孩比大人用激素的效果会更好。

儿童患者约90%的人在用药一个月后得到缓解,多数转阴,也有少部分患者在2个月左右。相比而言,成年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转阴的都有,差异性较大,短的1个月左右尿蛋白可转阴,长的需要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需坚持用药,如果不敏感考虑加免疫抑制剂。

再来说说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同样的如果不治疗有少部分患者可以自我缓解,完全恢复。对于已经出现的大量蛋白尿的患者,自我缓解几率比较小,还需要进行系统用药控制。

判断膜性肾病并不一定需要肾穿刺,主要有两个方向:一大量尿蛋白超过3.5g以上,甚至超过10克,是典型的表现,其他类型肾病一般4、5克最高,较少出现数十克的情况。二检测抗PLA2R抗体。也就是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如果指标呈现阳性,可考虑膜性肾病几率大。

影响膜性肾病进展及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尿蛋白、高血压,因此在系统用药过程中还是以降低尿蛋白水平为主。一般按照尿蛋白流失量的大小分为三组:

尿蛋白定量在4克以下,且肌酐没有升高,为低危险组;

尿蛋白定量在4-8克以下,肌酐没有或稍微升高,为中危险组;

尿蛋白定量超过8克,肌酐逐渐升高,则为高危险组。

尿蛋白越低对肾功能的影响越低,肌酐升高的速度及肾衰竭的风险也相对较低。

激素单用作用有限,还需联合其他药物

特异性膜性肾病本身病理类型导致大量尿蛋白,单独用激素降低尿蛋白水平达不到理想状态,对控制病情整体进展不利。一般需联合免疫抑制剂,比如他克莫司、环孢素、环磷酰胺。此外,由于部分患者伴有高血压症状,也可以服用沙坦或普利类药物,起到一定降蛋白的作用,可以替代部分激素,减少激素引发的副作用,同时也可以积极延缓肾功能进展的作用,对整体病情恢复更有利。

如果已确诊这两类肾病的肾友,只要积极配合用药,同时注意平时的护理,一般问题不大。

更多尿蛋白、血肌酐等肾病问题,可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xinke.com/ndyy/9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