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高明乡司徒铺村党小组工作室打开基层

白癜风趁早治疗 http://m.39.net/pf/a_4302820.html

近日,在高明乡司徒铺村随处可见一群“红马甲”的身影,原来是该村第三党小组正在开展“义务除草、美化环境”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虽然烈日炎炎,党员们却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充分发扬了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特别是年过八旬的老党员王必君通过自己的模范表率作用,积极主动的加入到清理队伍中来,在没有任何除草工具的情况下徒手拔草,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吃苦在前,勇于担当的无私精神。经过一上午辛勤的劳动,公路两旁的杂草和垃圾被清扫一空,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这是该村通过党小组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司徒铺村共有党员45人,其中流出党员15人,60岁以上的党员19人。党员居住分散、流动频繁、年龄结构老化,是该村在党员日常管理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党员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为努力破解组织学习难、日常管理难的问题,实现党建引领全员覆盖。年6月,该村按照“年龄相近、易于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在全村设立四个党小组工作室,同时选出政治思想过硬、威信高的党员任党小组组长。通过党小组开展理论学习、服务群众等工作,激发农村党员队伍活力,打开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在支部的指导下,每个党小组都建立了活动室,制定了学习、工作和生活制度,党员们定期集中学习,开展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党小组平台,引导农村党员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美丽乡村建设等中心工作,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先锋模范就在身边、党的形象就在身边。”该村第一书记张剑说道,“党小组活动的开展,目的就是让每个党员都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让一个党员掉队。”

今年70岁的汤正华,现任司徒铺村第三党小组长,有着28年的党龄。他在村里工作10年,从村会计的岗位退下后,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竭力为老百姓谋福祉,热心帮扶贫困户、关心留守儿童、调处邻里纠纷、积极支持村级工作,树立了基层党员的良好形象。“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必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汤正华洪亮的声音中清晰地传递出一种力量。

在选优配强党小组组长的同时,司徒铺村将党小组打造成为党员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感谢党的关怀,解决了我的大问题”,一提到村里的党小组工作室,王德怀老人就竖起大拇指。原来,第四党小组的老党员唐锡元充分利用个人威望,刚刚帮助老人解决了一件土地纠纷。”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党小组工作室成立以来,司徒铺村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更具活力,党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频繁,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像第一党小组经常组织党员参加美丽乡村义务劳动;第二党小组发动党员干部群众,为贫困户空巢老人唐福冬捐资捐物,为卧病在床的82岁老党员王柏林提供送学上门活动;第三党小组在今年汛期还组织党员巡查地质灾害点,深得广大村民的赞誉。截止目前,四个党小组共计开展理论学习68次,相继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困难群众”、“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7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20余起。

如今,司徒铺村由从前一个支部的整体管理变为四个小组的的精细化管理,由从前局限的一点办公,转变成现在多点、多人、多方位的细致服务,由从前被动等待的工作模式变为主动发挥作用。

道路宽了、环境美了、口袋鼓了、纠纷少了······这是如今司徒铺村的真实写照。党小组工作室的建立和运行,不但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缓解了村级党员干部老龄化、村级干部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也方便了群众,使得基层党建工作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基层党支部这个“小堡垒”正发挥“大作为”,带领着司徒铺村村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安化党建

益阳党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xinke.com/ndzd/6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