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先泽著安化黑茶连载二一

白癜风疾病恢复的介绍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目录

弁 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产地

第三章   种类

第四章   品质

第五章   栽培

第六章   采摘

第七章   初制

第八章   复制

第九章   茶业人

第十章   贸易

第十一章   运销

第十二章   茶市利弊

第十三章   捐税

第十四章   茶谚

第十五章   改进意见

第三章 种 类

第一节 就地域分类

  

一、地道茶

  

地道茶,即安化境内所产之本地茶,安化洢水沂溪间之芙蓉山、花桥、枫木仑、谢家排、枞木塘、大福坪一带,产茶颇多,而以芙蓉山所产者质量为佳,就产量言,后乡多于前乡,良以资水南北,万山罗列,居民皆以种茶为生也。资水南岸产量既多,质量亦优,而尤以濂溪乡之思贤溪,西迤至辰酉乡之辰溪一带,如思贤溪内之火烧洞,竹林溪内之条鱼洞,大西溪内之漂水洞檀香洞,黄沙溪内之深水洞,竹坪溪内之仙缸洞,皆为南岸有名之黑茶产区,俗有“六洞茶”之称。此六洞又以条鱼洞所产为各洞冠,至资水北岸之黑茶产区,则以大桥绑之龙潭至冷家咀一带较多,如香炉山、黄茅坪、白岩山、黄棵界、乌云界、任家坪、云皮溪、猫儿岩及桃源、沅陵接壤之湖南坡等处产户,多以春茶制为红茶,夏茶制为黑茶。清季黑茶价格时或较高,人力不足之茶户,始早起采制黑茶。   

二、外路茶

  

安化以外各邻县所产之黑茶,处于小淹、边江、江南、鸦雀坪一带兜售者,统称为外路茶,亦称野茶,兹就其县别,顺序言之。

  

1、益阳茶

  

益阳鲊埠镇内之烂柴洞、葡萄洞及马迹塘内之卢洞溪、茅屋冲等处所产者为上益阳茶,与安化之仙溪、梁叶溪、长乐、小淹一带所产者品质相若,叶色红黄绿不一。益阳县属新桥河、桃花江及大利港内之雪峰山、天子山等处所产者为下益阳茶,品质稍逊,但无论上益阳与下益阳之黑茶,茶叶复揉后,多藉日光干燥,故其香味清淡

2、新化茶

新化在资水上游,其杨木洲、龙珠山、炉观洋、溪沙岗、土桥等地产茶亦多,马家冲、湖田、高枧、大湾山、枣溪、夹溪、烟山鹅溪、

落雁冲一带所产者与安化一都茶亦略相似,惟靠近资江沿岸所产之茶,叶小无汁,搓揉不易成条。

3、沅陵茶

  

沅陵茶亦称辰州茶,沅陵县属之蛇溪、大水田、猫儿岩一带,亦产黑茶,叶片多椭圆形,水色较佳,惜产量不多。

4、溆浦茶

  

溆浦县属之黄牯井、乌鸦坪、赤水等处与安化县地接壤,所产黑茶品质亦佳,马家溪、让家溪所产者次之,惟溆浦茶产量不多,水色较淡,在黑茶市场,尚无何种地位。

5、桃源茶

  

桃源县属之甘溪、后溪、鄢家坪、老屋棚、马路坳、插花岭、王板溪、文龙坳、十八墩、蒋家坪、管水、管水祠、黄山、凉伞坳、雷公洞等处均产黑茶,且与邻近安化他县所产者,品质为佳。

6、常德茶

  

常德茶亦称武陵茶,产量不多,而以插花岭、下之、莫家溪所产较佳。

7、汉寿茶

  

汉寿茶又称龙阳茶,俗称溜子茶,多产于君山铺、二方湾、紫阳冲(即王家坝)石板滩、竹家仑一带,而二方湾产者为最劣,该地茶户摘茶概用刀砍,故茎叶长短大小不一,初制时,叶形不易整齐,叶色红绿黄黑相间,且藉日光晒干,鲜有香味,尤多含馊气,泡水一碗后,即不着色,前安化九乡茶业公会及茶叶稽查处,曾严禁茶商收购,恐掺混地道茶内,有损安化黑茶声誉也。

8、宁乡湘阴武冈茶

  

以上三县所产茶叶,向只采制红茶。近以安化茶园荒芜,晋陕间茶商,又复源源进山办货,茶贩乃远往宁乡湘阴及武冈之九洞岩、石马岗等处估买,青山采制,(就产茶地区设厂收购生茶自行采制,俗称做青山)以掺人地道茶内,所谓“远供茶”也。

(待续)

原载《安化黑茶》杂志年第1期总第8期

转载本社文章请注明出处。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长按图片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xinke.com/ndzd/7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