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肥胖,远离肾病,携手美好未来

今年3月9日是第十二届世界肾脏日,本次肾脏日的主题是“远离肥胖,远离肾脏病”。在本次公益宣传活动中,专家共识——大家一定要警惕肥胖相关性肾病,针对此,大河健康报记者专访几位肾病大家,谈谈各自的意见,以飨读者。01王自敏教授:湿热痰瘀是导致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关键

王自敏

王自敏,国家级名老中医,河南中医院肾病科创始人,主任医师,教授。

王自敏曾担任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医师20年,引领河南省中医肾病学科发展,自年开始,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病联合会确定每年3月的第2个星期四为世界肾脏日,她总医院肾病科骨干医生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宣传防治肾病科普知识,今年,3月9日当天,她虽已经79岁高龄,仍不辞辛苦,参加了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肾病科的义诊宣传活动。

提起肥胖相关性肾病,王教授并不陌生,在她几十年的医、教、研工作中,她见过不少此类患者。比如10年前,一位患者赵某,30岁,小便时,无明显原因出现尿泡沫,长达2个月余之久,请她诊治。患者当时体重为Kg,体重指数为26,腰围3尺4(约厘米),血压/mmol/l,同时伴发头晕,口苦症状,舌质暗紫,脉弦细,继续询问病史发现:该患者喜嗜饮酒,肥甘厚味,最终导致逐年增胖。尿常规检查:蛋白(+),血糖、血脂检查均偏高,肝功异常。王教授诊断该患者为肥胖病,西医称肥胖相关性肾病。病因湿热痰瘀,脉络瘀阻所致,在治疗,首先控制体重,然后给予清热化湿、活血通络药物治疗,再结合降压等治疗,经过三个月的调治,患者症状基本消失,体重下降至90Kg,腰围变小,血压、血糖、血脂、肝功均正常。

结合此病,王教授认为湿热痰瘀是导致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关键。患者长期饮酒,嗜食肥甘厚味,最终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浊内停,甚至凝结痰瘀成疾,阻滞气机,血脉瘀滞,气、血、痰互相搏结,乃成肥胖症。治疗上必须投重药,方可取效,比如在活血化瘀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川芎、三棱、莪术、郁金、浙贝母、茯苓以活血行血、消痰散结,还可以延用五子汤以护肾固摄。

02刘章锁教授:肥胖引起肾病三大原因

刘章锁

郑大一附院院长,郑州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河南省肾脏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刘章锁教授认为,虽然肥胖的成因很多,但是很大程度上源于食物的来源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化生产的食物较之传统的农耕产品更富含热量。同时,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让人们的日常活动减少了很多。

究竟“肥胖”会对肾脏带来多大的危害?研究表明,肥胖人群的慢性肾脏病患病风险比非肥胖人群高23%。因此,肥胖人群的综合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达到了近33%。在患慢性肾脏病的病人中,体重指数高于30的病人,其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的比例,是非肥胖病人的3倍。针对“肥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危害,刘教授给予三方面的解答。

1

原因一:肾脏作为一个代谢器官,从功能上,我们可以把它近似看成是一个过滤器或者是一个“筛子”。血液流经肾脏,经过肾小球的过滤,将有用的成分保留下来,将代谢的“废料”过滤出去,最终排出体外。在体型较为肥胖的人群当中,因为饮食摄入较多,引起其产生代谢的“废料”也相对较多。肾脏为了能够更好地将这些“废料”排出体外,只能通过增加进入肾脏的血流量的方式进行调节。而这样的方式,也同时加重了肾脏的工作负担。

2

原因二:在体型较为肥胖的人群当中,其体内的脂肪颗粒较多,它们不仅能够参与身体的新陈代谢,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体内各项机能共同控制和调节的,一套十分精密的保护系统。但是,一旦因为某些因素导致了免疫系统的失调,则会引起“免疫大军”对自身的正常组织发起攻击,而引起局部组织甚至是器官的损伤。因肥胖引起的局部免疫失调即是这种情况。

3

原因三:肥胖会带来其他损伤肾脏的疾病。研究表明,在体型较为肥胖的人群当中,机体会逐渐呈现对胰岛素的“抵抗”状态。这也就意味着,进入到人血液当中的糖,将无法得到良好的分解,而需要从肾脏排泄出去。肾脏对糖的排泄能力有限,一旦超过了限度,就会出现我们在前边提到的情况:让肾脏长期高负荷工作。因此,过高的血糖同样会对肾脏长期且不断造成损伤。

03张琳琪教授:远离肥胖,预防肾脏病

张琳琪

张琳琪,河南中医院肾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河南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教授认为,对于肾病大家都不陌生,不仅在电视里我们看到那些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身边也时不时会听到或亲历一些肾炎或肾衰病人无奈的诉说,可以说慢性肾脏病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在全球呈现爆发趋势,中国的发病率已达10.8%,约1.2亿,由于发病隐匿,没有很明显的临床编写,容易被忽视,以致有的患者就诊时往往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不可逆肾损害,给治疗带来困难。

据她介绍,肥胖是一种有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既往我国人群一直以低体重特点著称于世,直到年,我国成人肥胖患病率尚不足3%,而到年,有资料显示我国部分地区的超重率已达50%~60%。因此,肥胖作为现代社会带来的新问题,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的新挑战。近二十年来,我国超重/肥胖的患病率逐年增长,呈流行态势。中国健康营养调查的数据显示,从年至年的17年间,成年人超重/肥胖的患病率从13.4%增加至26.4%,总体呈线性增长;成年人腹型肥胖的患病率从18.6%增长至37.4%,平均年增长1.1%,显著高于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肥胖尤其是病态肥胖,不仅仅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潜在危险因素,而且会引起肾脏损伤,我们把它成为“肥胖相关性肾病”,该病临床起病常常比较隐匿,约一半以上患者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蛋白尿,且尿蛋白的量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肥胖越重,蛋白尿越多。少数人可伴见镜下血尿,绝大多数会合并一项或多项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受损和血脂异常等,并有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冠状血管病等随着疾病的缓慢进展,部分患者会出现肾功能不全,最终进展至肾衰竭、尿毒症。在临床上也遇到不少这样的患者,体重超重,既往身体倍棒,却在体检时意外发现蛋白尿而来就诊,有部分病人行肾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肥胖相关性肾病。例如,有一闫姓的患者,入院时体重Kg多,肾穿确诊肥胖相关性肾病,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减重节食,改变既往一天两坐酒场的恶习,并增加运动量,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减重40Kg,24小时尿蛋白量从入院时的8g减少至目前的1.2g,自感收益颇多,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也随之解决。

张教授强调说,肥胖和肥胖相关性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肥胖,减轻体重,纠正代谢紊乱。改变生活方式,就是我们俗话讲的“管住嘴、迈开腿”,提倡健康饮食和运动,戒烟酒,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针对超重和肥胖等高危人群,首先加强普查宣教,认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出个体化的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处方,持之以恒,让体重达标,从而达到出奇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降低糖尿病发生的风险,改善长期预后。具体的说,科学合理的营养治疗联合运动干预仍是目前最有效、最安全的基础治疗。为了增强人们防病治病的意识,他们还提出了“安全甩脂,合理减重,健康饮食,远离肾病!”的口号。

04宋纯东教授:肥胖对小儿肾病影响较大

宋纯东

宋纯东:河南中医院小儿肾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宋教授认为肥胖对小儿肾病影响较大,就拿用药方面说,我们知道,很多小儿肾病是由于人体的免疫系统紊乱或亢奋所致,比如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紫癜性肾病,红斑狼疮性肾病等等,所以在治疗上,多采取具有免疫抑制功效的激素药物治疗,比如雷公藤多苷片等。但是,使用激素是有学问的,肥胖的儿童和非肥胖的儿童,同时患有此类肾病,在选择使用激素时,其用量截然不同。一般情况下,非肥胖肾病患儿,使用激素每日每千克体重1.5mg-2.0mg,分3次饭后服。一般首次应给足量,控制症状后减量。宜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而肥胖肾病患儿使用激素的量要减半,即每日每千克体重1.0mg。这是因为,肥胖患者使用激素过量后会加重肥胖,除此,还容易引起感染、消化道溃疡、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症状。

再如,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系统性血管炎,是以皮疹、消化系统病变、关节炎、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病理表现主要为lgA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受累血管壁,其中肾脏受累率20-80%。该病常见于儿童或青少年,与肥胖关系密切。在治疗上,除了辨证用药外,关键是要减肥,加强运动,适当配合食疗,比如多食高蛋白、易于消化的食品,少吃低蛋白的食物,因为低蛋白食物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容易增加体重,同时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忌食海鲜发物、辛燥之品以及鱼、虾、蟹、乳等食物异性蛋白,戒烟酒。另外还要嘱患者劳逸结合,注意情志的舒畅。

大豫医

长按下方







































复方卡力孜然酊效果怎么样
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xinke.com/ndby/1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