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树叶书写安化奇迹速写安化黑茶产业量级

在安化本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冰碛岩、七星灶,金花朵朵药;八木春、九重工,雪峰山水冲;十两卷、百两饼,茶马古道饮;千两茶、万年藏,盛世茶都香。”这首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安化民谣,道出了安化黑茶独特的地域生长环境、制作工艺和产品特质。

近年来,安化黑茶逐渐被世人所识、所喜,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安化,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福地,随着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客商和游客的首选之地。

安化黑茶属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是以安化特色地域内生产的毛茶为主要原料,经过独特工艺加工而成。安化黑茶产品齐全,分为三尖(天尖、生尖、贡尖)、三砖(伏砖、黑砖、花砖)、一花卷(千两茶、百两茶等),尤以千两茶、茯砖茶更为独特。同时安化是我国紧压茶的发祥地之一,第一片黑砖茶、第一片花砖茶均诞生在这里。

年以来,安化立足资源禀赋,全力打造“安化黑茶”这一特色产业,累计整合涉农资金3.5亿元支持茶园基地建设,基地面积以每年2万亩以上速度增长,全县基地达35万亩。按照“小块茶园、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安化模式”,累计建设有机生态茶园18万多亩,有机认证茶园6万多亩。

“一业兴,百业旺。历经多年市场洗礼与积淀,安化黑茶逐步走上了高质量、可持续的产业健康发展之路。”安化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茶业办主任肖伟群充满自豪,他认为,安化黑茶从一个产品上升到了一个产业,并成为湖南省实现千亿湘茶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得益于安化确定大产业思路,坚守持久发展定力,推动了整个产业的“五化”进程。

行业标准化

安化全力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茶叶安全示范区”,制定安化黑茶从茶园到茶杯的标准体系,先后组织制订并颁布了8项国家标准、14个地方标准。全省首部文化遗产保护类地方性法规《益阳市安化黑茶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年1月1日正式实施。打造了一个安化黑茶从种植、加工、生产、销售、冲泡、茶旅等涵盖一、二、三产业的标准规范。

产品科技化

安化聘请7位国内顶级茶叶科学家担任安化黑茶产业发展首席顾问,加强产研结合,攻关核心技术,《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科研项目获评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加强多件专利成果转化应用,速溶茶、黑茶饮料、化妆品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产业链不断延伸。

管理现代化

安化黑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种茶、制茶、评茶、茶艺、包装、旅游、文化、广告等产业的迅猛发展,一、二、三产业相互支撑、互补,结构不断优化。县茶业协会坚持公共品牌授权评审与行业秩序规范相结合,先后对已列入和新申请使用“安化黑茶”证明商标的企业进行了检查验收和评审授权;目前,授权使用“安化黑茶”证明商标的家,其中县内家,县外13家。

生产机械化

安化黑茶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产业,着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规划建设安化黑茶产业园,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目前,全县已实现采摘、毛茶加工的机械化、自动化,包装、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正在铺开,多个企业已建成从鲜叶到成品的全自动化流水线,中茶安化茶厂、盛唐黑金的黑茶饮已建成GMP生产线。

产业品牌化

安化黑茶把“品牌战略”作为安化黑茶从产品到产业升级的根本,持之以恒,牢固坚守。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安化黑茶”证明商标,还注册了“安化茶”“安化千两茶”等一批保护性商标,分别在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注册了“安化黑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获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级著名商标12个,中华老字号1个,湖南老字号2个,荣获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等。

(安化黑茶全自动化流水生产线)

安化黑茶被湖南省委、省政府列入重点打造的农产品三大品牌之一,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香港国际茶叶与美食展、中国农产品交易会等大型活动上被多次重磅推介,特别是年年初湖南卫视隆重推出六集新闻纪录大片《黑茶大业》,在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世界华人华侨大联欢现场由汪涵、何炅特别推介安化黑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xinke.com/ndby/76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