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富豪的最终落幕

1

年,马云创办“中国黄页”时,想租个商务楼当办公室。

好友劝他,创业不能总在外面租房,租金太贵,不如直接买套大点的房子,不但可以当办公室,还能住在里面,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于是,马云掏出45万在杭州城西的湖畔花园买了一套平的房子,几乎花光了他前些年所有积蓄。

那套房子就是风荷院1单元室,阿里巴巴最早的“根据地”,日后的马云创业纪念馆。

马云买到这里,是因为听说这个小区换了开发商,正“打折甩卖”。

那时候的湖畔花园位置还很偏远,周围是一些鱼塘和柿子林,必须从市区坐25路公交车到翠苑站下,然后再乘坐2元一位的三轮车,沿着崎岖的土路才能抵达小区。

没人能想到,这个昔日位置偏僻的小区已成为无数互联网创业者心目中的“圣地”。

更没人知道,马云后来觉得湖畔花园风水不错,因此将阿里巴巴早期成立的相关公司都注册在这里。

若干年后,觉得湖畔花园“风水太好”的马云悄悄找到项目开发商戴志康,要买他在上海开发的房产项目。

马云此时已是互联网新贵,阿里巴巴正如日中天,他看上的是戴志康在上海开发的高档房产项目“九间堂”,售价过亿。

这个项目临近浦东世纪公园,以传统中式别墅的设计在国内地产圈轰动一时,吸引了众多沪上资本圈富豪,至今仍是顶级中式豪宅的代表。

不过,湖畔花园是马云的“福地”,当年却只是戴志康的一个顺水人情的小项目而已。

2

年,南下海南的戴志康已是国内首家公募基金——富岛基金的“操盘手”,在国内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更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戴志康身边有个助手,专门负责帮他打理海南的房产项目,此人便是后来的绿城“掌门人”宋卫平。

宋卫平那时的大学同学,南都集团的周庆治,曾在杭州买了亩地,因为资金周转困难,遂请宋卫平牵线,想让财大气粗的戴志康买下自己手里的地。

戴志康也没敢全部“梭哈”,抹不开面子的他只买了其中亩地,随即开发成房产项目,这便是马云耗费全部积蓄买下的湖畔花园小区。

随后,因为重仓苏常柴、四川长虹等股票套利2亿多,戴志康彻底咸鱼翻身,在业界获得了“中国私募教父”的称号。

马云买房这年,他与戴志康都是33岁。

可一个已是金融圈人人敬畏的“私募教父”,一个是无论说话长相都令人生疑的“马老师”,彼此还是云泥之别。

与辛苦创业多年才涉足资本市场的马云不同,戴志康才是国内资本市场真正的“老法师”。

3

年,戴志康出生于江苏海门的一个农民家庭,家中有六个孩子,他排行老四。

年,17岁的戴志康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随后又考入有中国“金融黄埔军校”之称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戴志康被分配到中信实业银行总行工作,担任行长办公室秘书。

戴志康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因此格外渴望能有真正展示自己抱负的舞台。

年,因为觉得在政府单位混日子没前途,戴志康趁着当时的南下潮,辞职来到海南,创立了一家金融公司。

可离开体制,戴志康才明白所谓的才华一钱不值,由于没有资源和关系,新公司折腾了半年多也没啥进账。

戴志康只好偷偷回到北京,在德国德累斯顿银行北京代表处找到一个办事员职位,内心惆怅不已。

年,25岁的戴志康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

大学同学张志平被调到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任行长,兼任海南证券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因为知道老同学戴志康的能力,力邀他再次南下。

戴志康抓住机会,立马奔赴海南,出任海南证券公司办公室主任。

年,戴志康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家公募基金——富岛基金,担任总经理,首次融资便募集到万元,用于股市投资及房地产开发,其中就有他“顺水人情”从周庆治手里买下的杭州土地项目。

凭借简单的资本杠杆,背靠大树的戴志康不到半年轻松赚到万,在国内资本市场小试牛刀。

遗憾的是,这些钱来得快,去得更快。

年,由于国家对过热的股市进行调控,措手不及的戴志康不仅赔光了之前赚到的钱,还负债一个多亿。

痛定思痛的戴志康开始闭门不出,苦心钻研国内外各类投资学,学习在国内还少有人知的索罗斯、巴菲特投资哲学,决心找机会东山再起。

年2月,戴志康与好友一起创立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再次筹资杀入股市。

可他运气不佳,创业不久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A股大崩盘,连续18个月内,上证指数跌幅79%,戴志康再度负债累累。

好在此时的戴志康早已今非昔比,他对股市的起起伏伏不再纠结,而是找到一家企业,筹资2亿杀回股市,重仓苏常柴、四川长虹等股票。

戴志康依靠自己总结的“价值投资”理念,大举低吸高抛,搅得国内证券市场天翻地覆,狂赚了1个多亿。

在年的“国债事件”中,戴志康最初看好管金生的做空,可很快就嗅到不一样的气味,果断改为做多,最终轻松赚了近千万。

年,戴志康又看好新兴的网络股,集中购买了大量电广传媒、中信国安、东方明珠、上海梅林等股票,并在市场狂热之际全部清仓,再次大赚一笔。

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投资不仅让戴志康彻底还清债务,还让他博得“中国私募教父”的美誉。

4

在资本市场中,能被称为“教父”的人往往都有非凡的观察力,戴志康也是如此。

他在资本市场玩得风生水起时就认为资本只是一串冰冷的数字,金融危机很快就会到来,泡沫迟早要破灭,只有实业最靠谱。

戴志康带领证大果断“脱虚向实”,从资本市场抽身进入房地产市场。

马老师后来能在湖畔花园的大房子里,向“十八罗汉”宣传大家似懂非懂的互联网大业,得感谢戴志康这次转型的决定。

证大正式进入房地产市场不久,戴志康将“湖畔花园”从富岛基金买下并重新发售。为了快速回笼资金,他指示负责杭州打理房地产业务的宋卫平将湖畔花园“加紧促销”。

换句话说,当时如果不是戴志康转型房地产,打算拿湖畔花园“试水”,马老师那点钱可能还未必能在杭州买到这么大的房子。

数年后,由于阿里巴巴的成功崛起,湖畔花园变得一房难求,甚至后续再开发的莲花港家园同样大获成功,马老师帮了戴志康的大忙。

不过,戴志康最初对湖畔花园这个位置偏僻的小区并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xinke.com/nddy/10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