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迪凡(前中)查看学校建设项目进度
在安化这个山区大县,有一所远近闻名的职业学校——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安化黑茶学校)。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职业教育发展历尽艰难,而校长刘迪凡始终怀揣希望,他相信只要坚守下去,“山区职教”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区域内的兄弟学校校长换了一拨又一拨,刘迪凡在校长岗位上却一干就是15年。15年来,学校发展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年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年被评为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年成功晋级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这些台阶的跨越都是对他坚守的肯定。年出生的刘迪凡,年从事教育工作。31年过去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始终不减。
坚守山区职教事业
刘迪凡坚信时代呼唤职业教育,社会需要技术技能人才。他历任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校长、安化县第二职业中专校长。年两校资源整合,合并为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并加挂安化黑茶学校的校牌,刘迪凡出任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在刘迪凡的带领下,学校积极构建师德培养机制和学生德育体系,着力培养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事业心,营造和谐奋进的发展氛围。学校11次被评为安化教育系统年度考核优秀单位和益阳市高考优胜奖获得者。
15年来,学校培养了近万名合格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学校成为省内知名、区域领先的中职示范学校。年,该校顺利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终期验收,成为全市唯一。
用大智慧抓住发展机遇
“抓住机遇,就是抓住学校发展的未来。”刘迪凡说。面对发展机遇,他果敢决断,勇于拼搏。年7月,教育部启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立项学校由国家投入经费万元,并享受优先发展的优惠政策。根据遴选条件,学校在实训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有较大差距,但他觉得这是学校发展的难得机遇,不可错失良机。在安化县教育局的部署下,他担任申报与初期建设总指挥,从7月26日开始,带领申报团队,撰写上百万字资料并先后修订20次,核心团队成员平均瘦了6斤,出色完成申报前期工作。8月26日,刘迪凡被省教育厅选中,代表湖南省14所项目学校赴教育部参加校长现场答辩。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答辩不成功,不仅学校项目申报失败,还会影响湖南省的整体成绩。他顶住压力,进行了艰苦细致的准备。连续一周,每天仅休息4个多小时,熟悉职教政策,了解经济发展态势,把握项目建设的内涵,制订各种预案,9月3日圆满完成答辩,他为湖南职教争了光,也为项目落户学校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五”以来,刘迪凡带领学校抢抓机遇,先后争取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重点建设项目7项,争取省级以上专项建设经费万元。安化成为益阳市职教建设项目最多、门类最全、延续性最好的县。“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刘迪凡充满豪情。他鼓励全校师生,也鼓励自己,争当时代弄潮儿,开启安化职业教育新征程。
来源:益阳日报
编辑:易智伟/责编:陈尚彪/审核:刘刚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