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8/5941698.html
摘要
10月11-14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年学术年会在重庆召开。大会以“中西医结合促进肾脏健康”为主题,围绕中西医结合肾脏疾病创新理论,常见、疑难和难治性肾脏疾病临床诊疗指南和新技术等重要科学问题,邀请国内外医学领域和肾脏专业著名专家做多学科前沿研究的主旨报告。
本次盛会参会代表共有余名,设立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急性肾损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肾脏替代治疗新技术及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等16个专题讲座。现将大会以及特刊资料上各专家观点整理如下,供各位查阅。
陈香美《l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证治规律与诊疗关键技术的创研及应用》
lgA肾病是世界上最常见慢性肾脏病,是我国尿毒症的第一病因,也是我国CKD住院患者的首位病因,目前缺乏良好的治疗手段。
通过中医古籍文献和肾病lgA现代病理生理对比,提出了lgA肾病中医“风邪扰肾、致虚、致瘀、致毒”病因病机新理论,并利用现代医学技术揭示lgA肾病风邪扰肾的基础是免疫介导的肾脏炎性病变,从而解决了lgA肾病中西医结合发病机制的系列难题,建立了lgA肾病发病机制中免疫炎症与增殖硬化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创新理论。
KDIGO指南建议:对于快速进展的新月体性lgA肾病,建议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治疗,对其它lgA肾病不建议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GFR50ml/min的患者,不建议使用免疫抑制剂;建议鱼油治疗lgA肾病;吗替霉酚酸酯、抗血小板药和扁桃体摘除还存在争议(不推荐)。
田志刚《NK细胞与免疫治疗》
NK细胞和T细胞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二类主导细胞,互有优势且互补增效。目前全球NK细胞的研究远滞后于T细胞。现研究发现NK细胞的受体分为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抑制剂受体高表达可引起NK细胞功能耗竭,并发现了导致细胞功能耗竭的关键Checkpoint分子。同时研制了靶向NK细胞抑制性受体(TIGIT等)的单抗,可实验治疗肿瘤。
贾伟平《人工智能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全球约有4.25亿糖尿病患者,中国有1.18亿,跃居全球第一,患病率也在全球平均患病率之上,达到10.4%。且中国糖尿病医疗费用支出也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人工智能已是全球发展趋势,在糖尿病肾病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构建病人管理和疾病预测模型;医学图像分析,从而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上海市已实施DeepDR人工智能系统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诊断预防治疗。
蒋建新《脓毒血症免疫新机制及中医药防治》
脓毒症免疫机制主要有:糖酵解免疫增敏、ALK-STING通路激活、天然免疫细胞焦亡,由于无公认的诊断金标准和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目前是尚未解决的医学难题。
脓毒症在中医范畴属“正虚邪实”,临床表现为“毒热症、腑气不通证、血瘀证、脏竭证”,中医通过四证四法(清热解毒法、通围攻下法、活血化瘀法、扶正固本法)来治疗脓毒症。目前临床研究发现中药成分里的苦柯胺B对脓毒症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张学军《人类基因组变异与精准医学》
基因组变异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构变异等。精准医疗是一种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等个体差异综合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方法。是基于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环境因素等差异进行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
陈以平《斡旋三焦论治疗慢性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我国的慢性肾病发病率高(10.8%)、年轻化趋势明显(超万青少年患者)、危害严重、花费巨大(透析费用高达亿),且慢性肾病进展不可逆,最终会导致尿毒症的发生,患者需终身依赖透析或肾移植以维持生命。
斡旋三焦理论,三焦即心肺为上焦、脾胃为中焦、肾肠为下焦。中医理论中,三焦是水液代谢之通道,与肺脾肾三脏相关,一旦三焦气化失司,升降失常,导致湿、热、痰、瘀等病理产物,可造成肾络受损,促进CKD的发生与发展,因此斡旋三焦理论治肾不独在肾,应治取三焦。通过此法可延迟约60%的慢性肾病患者进入透析进程,从而节约患者庞大的医疗费用。
李靖《中医药治疗肾病在国际上的发展现状》
中医药在全球的认可度与日俱增,已经传播到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治疗肾病在国际上尚未分科,其发展现状为在欧美地区针灸等替代医学发展较好,日韩以汉方医学中药复方、单味药治疗发展。
胡昭《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硬化的发病机制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关键病理生理基础是足细胞损伤。其患病率虽不高,但生存率较差,且患者预后较差,肾移植复发率高,是成人及儿童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SRNS)和终末期肾病(ESRD)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西医对FSGS疗效常不够理想,部分药物疗效不确切,且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单纯中医治疗FSGS虽可减少不良反应,但起效慢。中西医结合可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同时可增强效果,降低复发率。
王彩丽《CKD患者妊娠的管理讨论》
CKD患者一旦妊娠,应多科室严格评估危险因素,密切随诊,并且在妊娠期间选择合适的降压药、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鼓励CKD患者使用最小剂量的妊娠期安全使用的药物,进行母乳喂养。
周建辉《腹膜透析的现状与进展》
中国腹膜透析的总体特点:透析人群增长快、医患护患配比低、自动化透析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应对的措施:大力发展腹膜透析,提高知晓率;增加医护配比;严格质量控制,预防感染;建立科学化、规范化标准,更新指南。
何娅妮《中西医结合肾脏疾病临床研究现状》
中西医结合肾病临床研究,学术创新是亮点,临床疗效是关键,机制探讨是根本。应重视临床资料采集和管理,寻找合理的研究切入点,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中西医结合提高疗效,对于临床出现的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发掘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开展中西医结合疗效循证医学检测,建立被国内外医学界普遍认可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辨证标准和疗效评价体系,优化并制定能反映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最高水平的治疗经验。
蒋更如《AKI与远隔脏器损害》
AKI对远隔脏器并发症以及病死率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AKI引起远隔脏器出现并发症或病死率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全身炎症因子释放、炎症细胞浸润、氧化应激反应、离子通道功能异常等,因此需要加强AKI患者的脏器管理。目前CRRT、血液灌流等血液净化技术能够显著的清除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炎性细胞,控制全身炎症反应,改善急性尿毒症状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郑红光《CRRT的技术革新与应用》
CRRT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能够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改善炎症状态、精确控制容量负荷及调节免疫功能等多项优势,在临床危重症的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机制包括参与炎症介质的清除;正机体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的紊乱;减轻组织或器官间质水肿从而改善微循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以便于临床用药及营养支持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