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金字塔rdquo结构下

“金字塔”结构下的微治理效应——安化县高明乡司徒铺村网格管理观察第二级网格网格长在组织协调解决人畜饮水矛盾。隆冬季节,走进安化县高明乡司徒铺村,只见家家户户贴对联,挂红灯笼,到处一派祥和喜庆的景象。近年来,在高明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该村以党建引领为顶层设计,以网格管理为中坚力量,以群众参与为基础单元,探索出了“金字塔”结构式的治理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多次获得“全县民调工作先进村”“县级以上无信访村”“乡风文明建设先进村”“全县优秀基层党组织”等一系列荣誉。1月上旬,记者走进司徒铺村,实地感受该村“微治理”效应带来的平安创建成果。党建引领让党员干部成为“公正无私”金招牌司徒铺村属安化县一偏远山村,与宁乡市巷子口镇相接。村支书龙小量告诉记者,司徒铺村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强基固本,注重作用发挥,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年起,司徒铺村陆续引进了农村水、电、路等村级项目建设。为保障村级项目建设高效、安全、廉洁运行,村支两委制定了严守“三条线”工作机制,要求村组干部及亲属不碰“高压线”,党员干部守住纪律“底线”,村干部不踩碰违规操作、以权谋私的“红线”。“不踩三条线”工作机制发挥了巨大作用。几年时间里,司徒铺村10多个项目,坚持“四议两公开”,实行公开招投标,监事会成员全程监管,村支两委班子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了良好形象。村支书龙小量的名字,在当地成了一块响当当的“公正无私”金招牌。通过村民大会,推选出有较高威望、沟通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村民,组建村民议事会、监事会,参与讨论司徒铺村的自治事务。将全村45名党员分为4个党小组,全面启动“共产党员家庭”亮牌活动,精心打造四个党小组活动室,实施党员“一人一档”,全村40名无职党员全部认领相关岗位。龙小量带头,引导党员根据自身特长和优势,充分发挥在扫黑除恶、综治维稳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网格管理让群众吃上“安居乐业”定心丸年,司徒铺村开始农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建设,分两期进行。按照水源属地就近修建的原则,第一期,位于矿区的木瓜片区进展顺利,一年完成建设任务。年开始司徒片区建设,问题出现了,原来司徒铺村位于高山地区,水源零散。司徒片区的石桥组有3个水源,村民80多人,而司徒组只有1个水源,涉及村民多人。水源分布不均导致工作一度进展困难。村支两委召集两组的网格员、网格长、人民调解员,前后三次开村民议事会,经过现场反复沟通,最终确定了“分组分散施工、水源共享”的模式,争取让每户群众都喝上放心水。统一了思想,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合力。退休老干部、七旬老人唐锡元,每天扛着锄头,号召多村民投工投劳,打井架管道,挖沟打水池。年年初,司徒铺村农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建设完工。“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纠纷不上交,履职服务不缺位。”这是司徒铺村在“和谐、稳定、平安”建设的口号和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村内进行三级网格化管理。第一级网格,以过去的组为单位,每个小网格选三名德高望重的村民为网格员。第二级网格,将全村16个村民小组分成4个大网格,村支两委班子成员4个人每人联系一个大网格,村干部和党小组组长并列为大网格的网格长。第三级网格,由联村领导、政法综治联村干部、派出所驻村警察、司法所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驻村干部、村支两委、辅警、党小组组长及各界人士组成的司徒铺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管理。凡遇村里重大问题、联村领导、驻村组长、帮扶工作队、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及时沟通,齐心协力解难题,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网格化管理以来,全村共处理和化解矛盾纠纷共30余次,所有矛盾纠纷调解全部留下影像资料和书面资料档案,一式两份,村部和网格各存一份。党员群众的干事创业积极性空前高涨,复杂繁琐的农村工作找到了得当有效的方式方法。凝聚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年关将至,偶有一些以促销为名的骗局开始在农村出现,司徒铺村地方偏远,留守老人见识不广,村民防范意识差,也曾有过类似的骗局进村。司徒铺村组建村民治安巡逻队,治安主任王米初任队长。每天,巡逻队统一着装,驱车在村里巡逻喊话,处理矛盾纠纷,收集村情民意。年11月底,巡逻队成功制止了一起卖净水器骗老人钱的促销行为。村民们纷纷点赞。巡逻队、民兵应急分队、文艺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导队、红白喜事理事会等群众自治性机构,在司徒铺村遍地开花。司徒铺村以村委为依托,不断优化社会治理机制,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屋场会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把平安创建工作写入村规民约,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给每个党员划分责任路段和责任区,全村群众实行“门前三包”,逐步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村庄环境治理新格局;组建村平安创建领导小组、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坚持每周召开工作例会,探索出一条以组级班子为基础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如今,司徒村主干道沿线所有路灯、电杆上悬挂了法律法规及法制宣传相关标语,村委宣传栏图文结合,将法治建设及扫黑除恶等内容进行科学布置,形成浓郁的法治文化氛围,切实提高了群众法治意识,推动了平安文化建设。村内定期举行文化体育活动,配备了相关健身器材,建设了两个健身广场,组建了女子军鼓乐队、舞龙舞狮队、腰鼓队等;定期开展思想道德、科技文化、卫生保健、婚育新风、法律法规“五进农家活动”,大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卫生标兵等道德典型评比,教育引导村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在全乡率先组建村级志愿服务队。目前,志愿者人数已由成立之初的66人壮大到人,现在人人都是志愿者。自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相继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情系空巢老人”“帮扶困难群众”“刹人情歪风”等大大小小余次公益活动,参与义工多人次。

           来源:益阳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xinke.com/nddz/60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