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醉美彝乡安化"↑及时了解安化乡本地资讯
在江川区安化乡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安化乡民族文化传习馆。传习馆原为安化大寺,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为传统四合院民居,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因年代久远,破损严重,安化乡于年投资万元进行修缮,修缮完成后改建成了民族文化传习馆,并设置了历史文化、音乐舞蹈、火塘文化、传统手工技艺、美术服饰、酒文化、活态传承7个展厅。
展厅里分别展出民族服饰、乐器、农耕器具、生产生活用品等各式各样极具彝族文化特色的展品。其中,活态传承展厅也是安化乡的绣娘基地和非遗刺绣传习馆,采用“公司+基地+绣娘”的模式运营,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带领广大绣娘居家就业、脱贫致富。
安锁香是市级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获“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师”称号,在美术服饰展厅中展出的大多数刺绣作品都出自她的巧手。自传习馆建成后,每逢农闲时,她就和其他彝家姐妹到此切磋刺绣技艺,同时也给年轻一辈的绣娘传授针法。安锁香说:“传习馆建成后,我把很多珍藏了几十年的绣品都展示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我们彝族文化。在这里,我也能将我的技艺传承给更多的年轻人。”
来到传习馆,热情好客的彝家人会用最高迎客礼仪“三道酒”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第一道酒:栏门酒
在门口迎接客人,彝家人吹响长号、竹笛,弹起月琴,载歌载舞,欢唱《迎客调》,身着盛装的彝家姑娘为客人捧上一杯美酒。
第二道酒:祝福酒
在酒宴上向远方尊贵的客人敬上三杯美酒,同时献上《祝酒歌》。
第三道酒:留客酒
客人要离开时,彝家人送客到门口,请客人喝下溢满牵挂和祝福的最后一杯酒。
今年5月25日,安化社区被评定为云南省旅游名村,民族文化传习馆将作为安化乡的特色旅游景点。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