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冯学亮车凯
编
李煜
校
邬斌郭俊江
初见田晋伟是在他负责的北京新机场高速公路“三线四桥转体”工地上。
在提出要采访他的时候,他显得很腼腆,直言道:“让我干点事,我还能行,讲我的事,我是真不会说。”
果然,在采访过程中在说到他个人如何辛苦时,他总是支支吾吾,避而不谈,从头到尾说的都是“兄弟们”如何辛苦,施工如何改进的建议等等,俨然把一场采访搞成了建议会。
已近正午,采访不得不在无奈中结束,赶巧遇上安全员王喜民。王喜民在听到我们的无奈后说道:“田指挥这个人啊,就是一个不夸耀自己,不善言语的‘拼命三郎’,他的魂完全被工地勾走了。”说到这里,他明显很激动,眼里充满了对田晋伟的信任和钦佩。
公司工会副主席、党委宣传部长冯小才在倾听王喜民讲述田晋伟的故事
“为了工程上的事,田指挥连家都不顾了。6月份,他的孩子高烧40度,妻子打了3次电话,他都没回去。本以为是普通感冒,医院检查出来是紫癜,严重的可引起肾衰竭,在这种情况下,他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先交接完手头工作后请假回去。”
“两三天后,等孩子病情稳定,脱离危险了,他又急忙赶了回来。孩子得了紫癜,身体很脆弱,不能走路,出院后还得在家休养一年,他如此不顾家,妻子难免埋怨。”
“因为当时施工现场离不开他啊!正是转体安装的关键时刻,因为他业务熟练,对施工现场了如指掌,工人对他都比较信服,只有他能在这个时刻扛起大旗,保证施工不出差错,顺利完成任务。”王喜民眼眶泛红的说道。
工人们在施工中难免有些错误,就是因为他在现场指挥,这些错误才能得到及时纠正,就连技术员都常常求教于他。
王喜民稍微平复了下情绪,接着说道:“他永远是最后一个下班的现场指挥,就没有黑天白夜似的一直在操劳,时常他下班回去食堂已经没有饭了,兄弟们跟着他加班,他会自掏腰包请大家出去吃碗面,不能让兄弟们加了班还没饭吃啊!”
“他实在放心不下,晚上还要来工地看看,核查每一个人当晚的工作任务,保证施工完成进度。有时候他加班时间太长了,我怕他身体受不了,都是生拉硬拽地让他下班休息的。他没有自身生活,不知道自己心疼自己,完完全全的把他这个人交给了咱这个工地。”
持续的高温把田晋伟的皮肤晒的黝黑,身上的衣服完全被汗水浸湿,在炎炎夏日下反而像从雨地里走回来一样
王喜民埋怨的说道:“7月中旬持续降水,一天晚饭后,我们施工现场积水很深,急需安装水泵,挖沟排水,是田指挥亲自带领我们去安装的。安装水泵的时候一脚下去水已经漫到裤腰了,但他没有任何犹豫就跳下去提水泵。”
“正常情况下,这个举动也不会让我‘发火’,可我清楚的记得他的小腿因为以前的一次事故粉碎性骨折,缝了60多针,直到现在天阴下雨时还有病痛,是不能泡在冰冷的淤泥水里的啊!就这样,经过一夜的拼命,水泵终于安好,工地积水得到了解决,那会儿天已经亮了。”说到这里,王喜民眼眶又红了,隐隐含着泪花。
施工现场
“为了工程上的事,田指挥总有操不完的心。他平常就喜欢钻研,知识面很广,有时测量队忙不过来了,他直接拿着仪器就去帮忙测量了。在工地上,小到一根钢筋的捆绑,大到施工工序的安排,人员的调配,他都了如指掌。”王喜民语气里充满了对田指挥的钦佩。
CCTV-13北京新机场建设进行时,新机场高速:“三线四桥”同时转体
“图纸都是田指挥审阅的,他对转体的每个环节和每一个施工工序都很熟悉。三线四桥转体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技术要求高,每一道施工工序都必须得到高质量完成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时间,按时完工。”
“就拿机场高速右线来说,设计的到都是现浇梁。原本转体转完以后才能做现浇梁,严重影响到了项目的工期,经过田指挥建议,最后把五跨现浇梁优化为一跨架设,四跨现浇,这样就可以先做现浇梁,再转体架设。就这一个建议和措施不但至少把工期缩短了3个月的时间,还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我今天才知道,我之所以漂泊就是在向你靠近。
--《廊桥遗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