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1225/4316563.html
来源:李青科普作者:李青大夫
45岁尿毒症患者的警示:肾病很常见,往往被忽视,许多人还在重蹈覆辙。
这是一位外地女患者的化验单。
有经验的医生一看就知道,这已经是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了,而且还有严重的肾性贫血、钙磷代谢紊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代谢性酸中毒、心衰等。
尿毒症是人们的通俗叫法,医学上称终末期肾脏病,也就是各种肾脏病发展到晚期终末阶段。
肾脏不但具有排泄功能,也具有内分泌功能。所以尿毒症患者除了具有水肿、血肌酐升高、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等排泄功能障碍的表现外,还会出现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和钙磷代谢障碍等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的表现。
肾脏病的进展有快有慢,但一般来说,到了尿毒症期,肾脏病的病史至少有5年时间了。
这5年时间,任何一次检查,都可能早发现。
实际上,只有不到10%的肾脏病患者最终发展为尿毒症,绝大部分肾脏病患者是可以治疗的,而早发现、早治疗,绝大部分慢性肾脏病患者是完全可以避免发展到尿毒症的。
可悲剧往往就因为没有早发现,没有早治疗;甚至不检查;不治疗;或者发现了,错误的治疗。
她这次检查,还是她的婆婆一直督促她检查的结果。
原来,今年1月份,她婆婆测血压的时候,她心血来潮也测了一下,血压/mmHg!!但是,她竟然没当回事,医院检查,也不用药治疗。
当然,估计她那个时候已经是尿毒症了,已经不是早发现了。只是从她对待血压的态度,就能推测到她对待身体的态度。
前几天,她的婆婆问起此事,医院看看,她才做了上面的检查。
我问她,你这些年从没有检查身体吗?她说,没有。
我又问她,你不感到难受吗?她说,最近一段时间好像身上没劲,不过,也不影响吃喝,所以就没当回事。
我又问陪她来的老公,你看她的脸色和原来一样吗?她老公说,你这么一问,好像是脸比原来发白。
已经严重贫血了,脸能不白吗?
她刚刚45岁,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年龄的划分标准,她还是青年。
她的面容姣好,甚至看上去比同龄人还年轻。而且,她有固定的工作,有医保,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错。
我怎么也想象不到,像她这样的人,竟然对自己的身体毫不关心?
怎么会发展到尿毒症了,她竟然毫无知觉。
我感到特别痛心。
痛心的不仅仅是因为她,也为许多慢性肾脏病患者。
我曾接诊过一个27岁的小伙子,婚检发现高血压,收缩压多,进一步检查也是双肾萎缩,尿毒症了。此前,他从来不知道他自己有肾脏病。
当然,检查结果出来了,他的婚礼也泡汤了。人家女孩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我还收治过一个23岁的男孩,血压/mmHg,眼底水肿,血红蛋白66g/L,血肌酐μmol/L,血钾7.4mmol/L。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肾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肾性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等。
这个孩子12岁时得过肾炎,当时尿蛋白3+,服用了一年中药,自以为治好了,就再也没有检查治疗。
如果说,孩子小,医院复查还情有可原,可父母的心咋就那么大呢?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中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是10.9%,而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是10.8%,推算中国有慢性肾脏病患者近1.2亿。
在人们的心目中,糖尿病人太多了,可绝大部分人绝对没有想到的是,中国的慢性肾脏病人和糖尿病人几乎一样多,太出乎意料了。
据统计,糖尿病的知晓率为36.5%,而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仅为12.5%。也就是说,超过1/3的糖尿病人知道自己有糖尿病,而只有1/8的肾脏病患者知道自己有肾脏病,绝大部分患者不知道自己有肾脏病,人们普遍忽视慢性肾脏病的存在。
更悲催的是,许多患者知道自己有肾脏病,也不认真对待,或者不正确对待,不接受正规的治疗,任由疾病发展,最后尿毒症。
全球著医院曾调查发现,依从性差是导致青年慢性肾病患者进展为尿毒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依从率竟高达34.5%。
什么叫依从性?依从性就是顺应性,是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的行为。通俗的说,依从性就是听医生话的程度,不依从性就是不听医生的话。
许多患者拒绝肾穿,就是做肾穿,也要先做半天工作;用激素治疗,得费半天口舌。
更有一些患者,根本不接受正规的医疗。
许多慢性肾脏病患者,发展到尿毒症悲剧,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客观的说,早期慢性肾脏病的确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蛋白尿、血尿只要做尿常规才能发现,不体检肯定是发现不了的;
而高血压又没有特异性,血压高了,许多人想不到是肾脏出现了问题;
出现水肿了,可能会想到是肾脏病,可大部分患者早期并没有水肿;
还有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了,会出现胸闷、胸痛;脑动脉硬化、脑缺血了,会出现头晕、耳鸣,可肾动脉硬化、肾脏缺血了,没有任何症状,许多患者一侧肾脏缺血萎缩、没有功能了,还没有任何感觉。
没有症状、不难受,耽误了许多肾脏病人。
其实,客观原因延误病情只是一小部分原因,定期体检,总是能发现疾病的。
可许多肾脏病人被耽误,大多还是主观原因:
怕花钱,不体检;
不难受,不治疗;
发现问题了也不当回事。
有一个吃水果的典故:
穷人总是挑着快要坏了的水果吃,结果一直吃坏水果;而富人总是捡好水果吃,而扔掉那个快要坏了的水果,这样虽然损失了一个坏水果,但每次吃的都是好水果。
许多经济状况不好的人,总是在疾病预防上不舍得花钱,一些人不相信疫苗的作用,更有人认为疫苗根本没用,医生都是忽悠人的。而一旦健康出了大问题,他们往往花大量的钱去治疗;或者放弃治疗,遗憾离去。
而许多经济状况好的人却恰好相反。他们在疾病的预防上可能投入的多一些,但最终用于疾病治疗的花费可能更少。
预防重于治疗,这句话谁都懂,但很少有人真正理解。
许多人贫穷是因为出身和环境,而一些人贫穷,是他的思维导致了疾病和贫穷。
下面是部分网友的留言:
1、大夫说的太对了,有些病本来可以预防的,就是不相信科学,按自己的来,非得拿自己的身体去当赌注去赌一把,去试验结果,到最后撞了南墙了才知道错,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种人就是源于愚昧加无知,无知不可怕,怕的是愚昧,知道了还不以为然,不相信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到最后应验了才恍然大悟为时已晚了!就怕愚昧+麻木,病情进展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2、唉,我不愿意体检不是为了省钱,单位体检我也不愿意去,怕查出病来,吓都会吓死了。
3、我老公高血压糖尿病一直就不检查不知道直到血管撕裂做了三个支架花了30万现在又发现肾脏衰竭了,哎真是早点体检不至于到今天。
4、就不明白了,现在的人出去随便搓一顿一两百多,做个体检就各种舍不得,一年一次体检,少在外面吃几顿饭的事!
5、我爸妈很节约,不愿意去体检,我告诉他们,现在没病定期体检才是节约钱,医院,就是一套房子的事,他们就懂了。
其实,没有规划的人生,才是贫穷的人生。
最后,再回到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包括:
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者;
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
65岁以上的老年人;
长期服用止痛药、某些中药等肾毒性药物者;
有慢性肾脏病家族史者。
上述患者,一定要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肾脏彩超等肾脏相关的检查。
下面的症状,提示有慢性肾脏病的存在。
1、蛋白尿:许多患者因为尿检发现蛋白尿而到肾内科就诊。
尿中少量的蛋白往往没有任何不适感觉,大多是体检时发现。大量蛋白尿时会出现尿中泡沫,严重的泡沫尿类似于啤酒花。
注意:蛋白尿是肾脏病明确而早期的症状,尤其是微量白蛋白尿是更早期的指标,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应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一旦阳性,就意味着出现肾损伤,就应该积极的治疗。
2、血尿:少数严重的血尿,肉眼就能看出来,像“洗肉水”一样,甚至更重的就像鲜血,还可以看到血凝块,我们称之谓“肉眼血尿”。出现肉眼血尿,一般第一时间就会来就诊。
大多数情况是,尿中只有少量的红细胞,肉眼看不到,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我们称“镜下血尿”。和蛋白尿一样,镜下血尿也是尿检发现的。
3、高血压:血压≧/90mmHg就是高血压,无论年龄。
高血压是肾脏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60%的肾小球肾炎和90%慢性肾衰竭都会出现高血压,由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称肾性高血压。
4、水肿:水肿是肾脏病特征性的表现,也是患者到肾内科就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许多病人是因为出现了水肿才看肾科的。
水肿最常见两个部位:眼睑、面部水肿和下肢水肿。
5、尿量改变: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在ml左右,尿量少于ml叫少尿,少于ml叫无尿,大于ml称多尿。
正常成人夜间一般不排尿,如果习惯性的每晚起夜2~3次或更多,而且夜间尿量大于24小时总尿量的1/3,称夜尿增多。
夜尿增多是高血压性肾脏病的早期表现,常常被忽略。
6、血肌酐增高:也就是常说的肾功能异常。
血肌酐是人体的代谢废物,每天产生的量相对恒定,而且绝大部分通过肾小球排泄,所以血肌酐升高就意味着肾功能下降。
不过,只是肾损害到了一定程度血肌酐才升高,早期肾脏病,血肌酐是正常的。所以,不要以为肾功能是正常的,肾脏就是正常的。
7、尿频、尿急、尿痛:合称尿路刺激征,是尿路感染的特征性表现,常见于已婚女性。反复的尿路感染,会逆行损害肾脏。
8、贫血:慢性肾脏病,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就会出现贫血,称肾性贫血。
一般来说,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ml/min后才会出现肾性贫血。贫血不是慢性肾脏病的早期症状,出现了肾性贫血,一般表示肾损害较重了。
可许多患者,是因为出现了贫血,检查才发现肾脏出了问题。
此外,大部分肾脏病腰不痛,而大部分腰痛不是肾脏病!
-END-
/相关阅读/
·肾病得尿毒症概率高吗?答案是......
/推荐阅读/
·这样教你看心电图,没有理由看不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