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也呻吟
文/聂洪才
俗话说,无病呻吟。什么意思呢?百度了一哈,“无病呻吟,汉语成语,意思是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成语出自宋朝辛弃疾《临江仙》词: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那我有什么病呢?呻吟啥子嘛?为什么要呻吟呢?且听我一一道来。我,中年男人,九八年参加工作,教书匠一个,上有老来下有小,家中顶梁柱,如果倒下了就连“千古”都不能。受大环境影响,这个寒假有点儿长,反而耍出病来啦。什么病呢?有点儿多,还很复杂。医院出院证明书的出院诊断写道:1、慢性肾衰竭(尿毒症);2、血液透析状态;3、肾性贫血;4、肾性骨病;5、电解质代谢紊乱(高磷血症);6、纵膈肿瘤?(纵膈肿瘤待排);7、高血压3级(很高危)。有人就会说了,看嘛,胡吃海喝的,得病了三。确实如此!当初年少轻狂不珍惜身体,现在就只有为之买单了。某位老中医说了,体重超重或肥胖,也是造成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肥胖还会造成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风险的增加,进而造成肾脏损伤;数据显示,20岁时如果体重过重,那么未来患肾脏病的风险将会增加3倍。遥想当初二十来往岁的时候,我是多么的棱角分明。一米七的个子,一百二十多斤的体重,一张削瘦的马脸,两道浓密的剑眉;篮球比赛时,蹦起来就只想要去盖一米八大中锋的帽。总是摸着自己扁扁的小肚皮羡慕别人的大肚便便。经过长期的自我“腐败”和“酒精”考验,面子逐渐圆润越来越大,体重每年以几公斤的速度缓慢增长,终于在一六年达到了顶峰——过完年回来都差不多接近三位数了(公斤),就连弯腰系鞋带都不是那么的方便了。那个暑假,我每天很早就起来沿着尚未验收的高速公路跑步,一不小心就会跑出去十多公里。坚持了差不多两个月,体重降到了一百七十多斤,大肚皮也鼓得没有那么明显了。可能是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遇到瓶颈了,体重却怎么也总是降不下来咯。一九年国庆前后,视力突然下降,眼睑浮肿,耳鸣多梦。朋友开玩笑说,咋的几日不见,又胖了一圈?是不是甲醛中毒哦?医院找朋友一瞧:哇塞,血压(舒张压),好一个二飞机(高血压)!医生朋友急忙又开了脑部CT检查,忙活了半天结果脑壳无碍;给我开了降压药,讲了这个病的禁忌,反复叮嘱我抽个时间去做个全身的详细检查。一周后,血压降到了左右,身体的其他不适症状也逐渐减弱,自己就继续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仍旧坚持每天的徒步走,以为就这样了,还跟其他朋友探讨高血压的注意事项和降压药的服用。直到春节前后,吃饭的时候没胃口了,该睡觉的时候睡不着了,双眼皮儿也成了单眼皮,时不时的右耳又耳鸣了,爬坡上坎累得气喘吁吁,就连想出通汗水都是那么的奢望。自以为是降压药倒胃口的,电话咨询了一下医生朋友,吃药就自作主张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疫情越来越严重了,宅在家里也不运动了,消毒的“非常八加一”也敬而远之束之高阁了,只想吃点儿清淡的,就这样耗着。疫情终于有所缓和了,但我也拖不起了,提前电话预约了医生朋友。还清楚的记得那天是星期四,3月19日,按照医嘱我没有吃早饭医院。说好的是下午得到检验报告,直到第二天都要吃中午饭的时候才在朋友的督促下拿到了化验单。看到那一串串冰冷的数据,我是懵的:肌酐多,尿素、尿酸等等都严重超标,红细胞、血红蛋白等几项又掉得厉害。医生朋友说可能是慢性肾病,他得找个医生确认一下。爬了几楼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才见到了另外几个医生,没有寒暄就直奔主题,瘦瘦的眼镜男医生就直接说,这就是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建议我去医学院复查一下,并把瘘管手术做了,医院透析,相互留了电话我就离开了。后来我才回忆起那是血液透析室,在四楼;瘦瘦的眼镜医生是血透室主任孔医生。后来,我才知道,另外的几位医护人员都责怪孔主任和我说得太直白,没有给我留丁点儿缓和的余地。说真的,听到“肾衰竭”、“尿毒症”和“透析”几个词的那一瞬间,犹如晴天霹雳。那一天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日。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仲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民间活动上,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活动有:(一)放风筝,妇女小孩放风筝。并在风筝上写上祝福,希望天上的神看到。(二)簪花喝酒,无论男女老少都簪花。(三)野外挑野菜,朱淑真《春日杂书十首》:写字弹琴无意绪,踏青挑菜没心情。饮食方面,则有春菜,春汤,春酒等。宋苏轼《癸丑春分后雪》诗:“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杏不胜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明代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在中国古历中的记载为:“春分前三日,太阳入赤道内”。举国上下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可是,我却“肾衰竭”了,需要透析!这个病,我还是了解的,大学的一个室友就得了这个病,他都透析近十年了,几年前我们班同学还专门组织起去探望他。医院大门我就给他打了电话,说真的,我俩现在可算真是难兄难弟了。第二通电话是打给高中一个死党的,当初我们可是“四人帮”。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就在华西准备手术。他建议,立即挂医学院的专家号,或者上成都或者下重庆,赶快确诊,不要耽误病情!直到晚上九点过老婆下班,我才告诉她,可能是肾衰竭尿毒症,需要透析。我已经百度了很多,对号入座,基本上八九不离十了。三月二十三日星期一,一大早在妻的陪同下就坐拼车直奔医学院。提前预约的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看了我的检验报告直接判定:尿毒症!再次检验,肌酐多了,建议尽快住院治疗,必须透析!二十五号住院治疗,二十七号第一次透析,四月五号病情缓和医学院出院,下午医院办理住院手续继续透析。七号到学校申请上班(在医学院确诊后,打电话给学校领导请假;住院期间,学校领导龙校长和医院探望,因为疫情管控,我又在输液,都没有碰到,老婆过去感谢了组织的慰问,交换了我的病情)。已经多久没有发圈了,清明那天还在医学院,准备出院。看了“夜听”的一篇文章,有所感慨,写道:清明,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生命不就是如此吗?一边流泪,一边欢笑;一边逝去,一边生长。有敬畏,才自觉节制;有珍惜,才下意识呵护。有面对,才能在伤心过后再次回到春天。打开门,吹一阵晴明风,山河无恙,风清气爽。后来,陆陆续续的发了两条。⑴《阿甘正传》有一句台词: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尝到哪种滋味。不管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高中的“四人帮”,大学的,我们都是难兄难弟,生活不易,但坚持下来一定很酷!⑵生不易,活不易,生活更不易。愿往后余生,笑着过好每一天。自小我就有个文学爱好者。高中学的是理科,可我的几位语文恩师均一致建议我大学选学中文。九五年高考语文考了个,独占全县鳌头,结果阴差阴错的整了个地理,经常被朋友戏称我是教阴阳看风水的。写了篇散文随笔《无限风光在眼前》,受“落月摘星楼”楼主的青睐和评委的推荐,评了个优秀奖,一六级的徐同学还鼓励我说希望看到我的后续大作,可后来却不了了之了。县作家协会早就给我抛出了橄榄枝,“非常八加一”倒是陪得忽而嗨哟的,却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自己动笔,到现在都没有看到片言只句。到现在我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了。从病情确诊治疗到现在,差不多一个月了,总想写点儿什么呻吟两句表达点儿什么,不求其他,只为纪录自己的心路历程,感恩周围的人和事。这就权当我“有病也呻吟”的前言了。作者简介:
聂洪才,男,古蔺人,蔺阳中学地理教师,爱好文学和摄影,喜欢运动,尤喜徒步登山旅行,或快步独行于闹市之中,或邀约三五好友游走在山水之间。坚信:生命在于运动,快乐健康生活。作者文选《无限风光在眼前》(点击可阅读)投稿须知:
需要了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