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许许多多优秀老建筑,它们见证了上海的历史,更承载了老上海的传奇故事和文化底蕴。浦江饭店和上海大厦是两栋毗邻北外滩的历史建筑,浦江饭店位于外白渡桥东侧,上海大厦坐落于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
最近,上海大厦迎来了90岁生日,有一对伉俪也在这里举办了自己的结婚40周年纪念活动。那么,这场结婚纪念活动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记录了这场活动以及背后的故事。
结婚纪念活动放在两栋经典老建筑国际博物馆日前夕,市民刘毅与妻子徐金妹在浦江饭店和上海大厦举办了结婚40周年纪念活动。为了这次活动,作为老建筑爱好者的刘毅其实很早就开始策划了,而且也倾注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浦江饭店,也就是今天中国证券博物馆所在地。对于这次结婚40周年选择浦江饭店的原因,刘毅向记者回忆,40年前自己的喜酒就是在浦江饭店摆的,每一桌婚宴的标准为3元,当时还用上了粮票。而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大多数普通职工月工资也就50元左右。
年9月日,同事与亲友在浦江饭店吃喜酒而浦江饭店对刘毅和他的家人来说,还有不一样的历史意义。文旅酒店作家肖可霄在写《浦江饭店》一书(“爱上北外滩”系列,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01年5月出版)的过程中,刘毅向他提供了自己与家人在浦江饭店三个不同时间阶段的资料照片,包括了年、年和年。对于年这个时间节点,肖可霄在书中有这样的文字记录:
刘毅先生的祖父,也是著名传奇中医刘树农,年特意把90岁生日庆典放在浦江饭店孔雀厅。
不仅如此,刘老的孙子刘毅先生,延续一家饭店与一个家族的连接,在年9月日,把自己的婚宴,定在浦江饭店的水晶厅,摆下9桌婚宴,宴请宾客。
那时,隶属于上海大厦“旅游餐厅”的浦江饭店,一桌婚宴为3块钱,流行全鸡全鸭全蹄髈,钢化玻璃杯里的橘子汁,红双喜和牡丹烟。
《浦江饭店》一书中的配图,年9月日刘毅婚宴刘毅告诉记者,他的祖父刘树农当年是一代名中医,也为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前身)早期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刘毅今年7岁,说起自己的妻子徐金妹,刘毅笑着告诉记者,其实他和妻子是一家单位的同事,而且妻子还大他一岁:
我们单位属于虹口建筑系统,人不算多,大概两百多员工,有恋爱倾向的有二十几对,所以大家都是“肥水不外流”。我是75届,她是74届的,我爱人她当年在单位从事车辆运输工作,驾驶车辆,而我从事仓储工作。那时候人家开玩笑说“你女朋友开车子,厉害得不得了!”那时候女驾驶员就像现在女飞行员开飞机一样。上世纪70年代,刘毅妻子徐金妹在驾驶车辆(刘毅拍摄提供)刘毅的结婚证书上显示的时间是年5月17日,在上世纪80年代结婚,新人去民政局去办结婚登记,需要双方单位先开具婚姻状况证明,类似今天的介绍信一样。刘毅告诉记者:“我们两个是同一家单位的,所以只要开一张证明即可,现在来看,这些都是时代的记忆了。”
年5月17日的结婚证书一角当年,为了拍结婚照和吃喜酒,刘毅特意去华安理发厅烫了头发,为了这个时髦发型,他花费了9元钱,不过除了在婚礼上出了一次风头,还被单位的办公室领导批评了一顿。
当年为了拍结婚照和吃喜酒,刘毅去烫了头发,中间小朋友为花童年是结婚30周年,刘毅将珍珠婚又放在浦江饭店。为与“珍珠”这个词搭上关系,他还特意要求服务员上一道定制菜,在扇贝里面放玉米(沪语:珍珠米),寓意珍珠婚。
为结婚40周年精心策划04年是结婚40周年,也叫红宝石婚。如今,浦江饭店已经成为中国证券博物馆所在地,无法向市民提供社会餐饮服务。刘毅说:“本来想做一个讲座活动,但因为时间临近国际博物馆日,申请太麻烦就放弃了。后来让大家来博物馆参观打卡,我特别喜欢肖可霄先生写的《浦江饭店》,所以买了0本送给大家,还设计了四款纪念章。“
刘毅用自己设计的纪念章在《浦江饭店》一书上盖查而这次结婚40周年活动邀请的对象,除了妻子,刘毅并没有邀请子女和亲戚参加,来宾都是一些老朋友、老同学、老同事,还有当年婚礼的见证者。“我每个人都做了席位卡,写了名字,有些人因为其他原因或身体原因没有来,我也理解。”
刘毅与妻子在仪式上倒香槟酒而在当年婚礼的见证者的联系上,刘毅费了不少精力,有遗憾也有惊喜,例如,他找到了40年前那位小花童的家人。“小花童当年是住在弄堂里的隔壁邻居,是我母亲物色的。本来这次我已经辗转联系上了她家人,还登门拜访了,因为如今人已经在国外,所以不能来参加了。记得那时候小花童只有8岁,现在应该要将近50岁了。”
刘毅联系到了当年妻子的伴娘,为了给妻子一个惊喜,叮嘱她不要提前透露消息。“当然,这里面需要有一些善意的欺骗。”刘毅说。
刘毅与40年前参加自己婚礼的老同事苏其龄先生(左1)刘毅还请了好友,达华宾馆的副总介绍上海酒店业的渊源,即兴出了题目,例如,当年的上海十大饭店如何排序?现场有两位嘉宾回答完全正确。
至于来宾的用餐,则移步上海大厦。“记得当年浦江饭店隶属于上海大厦,它是上海大厦的旅游餐厅。”刘毅说。
当年非常巧的是,上海大厦当天举办了90周年庆,来宾们也顺便打卡了老建筑的庆祝与展览活动。餐后,大家一起登上了18楼露台,一览外滩全景。
在上海大厦18楼露台,一览外滩全景当天下午,刘毅还带大家乘船游览了苏州河,饱览母亲河两岸的美景。刘毅说:“从外滩源至四行仓库段,每条船限18人,大家帮着抢票,我们分三批,第一批我们上船了1人,几乎是包船了。”
悠游苏河,泛舟畅行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组织一次活动远比聚餐吃饭要麻烦得多。就在记者截稿时,刘毅还在继续做收尾工作,在群里发一条失物招领消息。有老友问:“我还掉了一个胸针,不知道打扫阿姨有捡到过吗?”
谈到组织这次活动目的,刘毅表示:
一个是结婚40年,我们两个人走到今天,仍然是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这是一个想法;另一个当然是活动的地方,场地很重要,所以我设计的logo就是“浦江见证”,一个寓意是当年的浦江饭店见证了我们俩人婚礼,另一个寓意是我们可以看见今天的证券博物馆。
嘉宾点评:生动有趣、很有创意当天,刘毅邀请海派收藏家范继农先生做了分享,对于这次活动,范继农在5月19日告诉记者:
我应邀参加了活动,席间做了“我的一家与上海大厦之缘”的分享,因为我姑父当年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交际处第一任处长,年随陈毅同志接管了上海大厦。
一天的活动紧凑,内容丰富。刘先生把自己的红宝石结婚纪念日搞成一次具有文化底蕴的老建筑活动,包括苏州河上的Citywalk,既对40年前故地重游,又有现场演说,重温甜密,还请朋友分享老建筑里发生的故事,生动有趣。
海派收藏家范继农范继农认为,他的老友对此次活动可谓精心策划,十分用心,包括设计了多张精美活动海报,并向每位嘉宾赠送了红宝石西点,与红宝石结婚纪念日相吻合,很有创意。
对于刘毅这次策划的结婚40周年活动,肖可霄说:“刘先生伉俪40载春秋和浦江饭店(中国证券博物馆)、上海大厦深深结缘。我发现,当越来越多关于人和酒店的关系被谈论时,实际上也在谈论人和城市、人和社群、人和社会以及人和“信息流”之间的交互。感恩这些老酒店和老建筑,让自己遇见这么多美好。”
40年前刘毅与徐金妹的婚礼邀请函《浦江饭店》(熊月之主编肖可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