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有百日咳久治不愈怎么办艾灸止咳妈妈

  点击图片上方灸道堂,订阅   每天获取新鲜的养生资讯

  -------咨询-------

  

  百日咳又名“顿咳”、“顿呛”、“疫咳”、“天哮呛”、“颅鹚咳”等,是5岁前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由百日咳嗜血杆菌引起的喉部、气管和支气管等其他部位的炎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见。年龄愈小,病情大多愈重。10岁以上儿童较少发病。因为其能够通过咳嗽时飞沫传染,所以在儿童集体机构可造成流行。本病初起类似感冒,但咳嗽较重,入夜为甚,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发作时短咳连续剧烈,阵咳后吸气急促,声门痉挛而出现高音调吼声。痉咳甚时引起呕吐,面赤,眼睑浮肿,眼球结膜充血,鼻衄,痰中带血,严重时出现惊厥等症。《幼科金针》中指出:“天哮……若见血,面青,饮水无度,吐脓腥臭,喉痹失声,惊痫皆至者,俱为不治”。近年来,由于广泛开展百日咳杆菌疫苗的预防接种,百日咳发病率已大为降低,但是,临床上由副百日咳杆菌、腺病毒等原因引起的百日咳综合症仍较常见,由于本病病程较长,如果不及时治疗,可持续2~3个月以上,对小儿的健康影响较大,体弱幼儿尤应注意预防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主要是由外感时行疠气侵入肺系,夹痰交结气道,导致肺失肃降。小儿时期肺气娇弱,易感时行外邪,故本病初起先见肺卫表证,与伤风感冒咳嗽相似。继则郁而化热,痰热互结,深伏肺之气道,肺失清肃,气冲上逆则咳嗽阵作,甚则连咳数十声。必待痰涎吐出后,气道才得通畅,咳嗽暂时缓解。但咳嗽虽在肺,久必殃及他脏。犯胃则胃失通降,见呕吐乳食;肾与膀胱、肺与大肠均为表里关系,故咳剧则二便失禁;若引动心、肝之火,乘肺则衄血、咯血,甚则七窍血溢;肝主目,尤其眼目两眶紫黑;心火上炎则舌下生疮。咳则引动舌本。婴幼儿体禀不足、肺气娇弱,痰热蕴阻,肺热叶举,可兼见肺气闭郁,产生咳喘气促之肺炎喘嗽;若痰浊内阻、痰盛生惊,则可见昏迷、抽搐之变证。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原体为百日咳嗜血杆菌,病人为唯一传染源,大量病原菌在患儿咳嗽时随飞沫散播。发病最初二三周传染性最强,一般在四周以后无传染性。患病后可获终身免疫。病菌入侵后即在喉部、气管、支气管粘膜繁殖,并产生粘稠性渗出物。细菌和痰液的大量积聚,使粘膜层的纤毛运动受到影响,妨碍呼吸道分泌物的顺利排出。这些分泌物的积聚,不断刺激呼吸道的神经末梢,而引起痉挛性咳嗽,以利于粘稠性渗出物的排出。频繁咳嗽可引起眼结膜下、鼻粘膜及皮下出血。不同程度的呼吸道顿阻,可形成肺不张或肺气肿。

  

  1.风寒型

  (1)症状表现:初似感冒,咳嗽,喷嚏,流涕,鼻塞,痰稀量少,舌淡,苔白,脉浮。

  (2)灸疗原则:宣肺化痰止咳。主要取足太阳、手太阴、手阳明、督脉穴。

  (3)灸疗处方:大椎、风门、肺俞、合谷、列缺。

  (4)随症加穴:体弱者加足三里。

  (5)灸疗方法:

  ①艾条灸:每次选1~2穴,每次温灸5分钟。

  ②麦粒灸:用麦粒大小的艾炷放在穴位上,点燃施灸,不等艾炷燃尽,当患儿喊疼时,立即以镊子将艾炷夹去。每穴灸20壮,以局部红润为度。

  ③隔姜灸:选大椎、风门、肺俞三穴,艾炷如麦粒大,切鲜姜片以垫铺穴上,每穴可灸3~5壮。

  (6)方义说明:本方具有宣肺化痰止咳的作用。取大椎以解表;取风门、肺俞以肃肺疏表;而合谷、列缺为手阳明、太阴原络配穴法,清热化痰,解表止咳。

  2.痰热型

  (1)症状表现:为痉咳期,咳嗽时发时止,朝轻暮重,伴有吸气时鸡鸣样声,痰吐则缓解,舌红,苔黄,脉滑数。

  (2)灸疗原则:清热化痰,降逆镇咳。主要取手太阴、手阳明、督脉穴。

  (3)灸疗处方:身柱、丰隆、尺泽、大椎。

  (4)随症加穴:①久咳者,加肺俞;②咳甚痰中带血者,加孔最;③发热者,加合谷;④体弱者,加足三里。

  (5)灸疗方法:

  ①艾条温和灸:以细支艾条点燃后每穴可采用温和悬灸法,每穴5分钟,每日2~3次均可。

  ②艾炷灸:每穴可灸1~3壮,艾炷如麦粒大。每日1~2次。(尺泽穴注意勿伤血脉,临床可以毫针点刺出血后隔蒜片施艾炷灸疗为好。)

  ③艾条灸:每次1~2穴,每次温灸5分钟。

  (6)方义说明:本方具有清热化痰、降逆镇咳的作用。身柱穴位于两肺俞之间,属督脉,取身柱以理气降逆平喘;丰隆善能豁痰降逆平冲气;尺泽为手太阴肺经合穴,专治本腑,且能止咳止血;大椎通阳泻热。

  3.肺脾两虚型

  (1)症状表现:恢复期,顿咳症状明显好转,痰稀少,伴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2)灸疗原则:健中扶正,温养脾肺。主要取足太阳、足阳明、手足太阴穴。

  (3)灸疗处方:脾俞、肺俞、足三里、太渊、太白。

  (4)随症加穴:发热者,加合谷。

  (5)灸疗方法:

  ①艾条温和灸:选用上穴,即细艾条悬空灸之,每穴灸3~5分钟,每日可1~2次。

  ②艾炷灸(补法):依方选用上穴,取艾炷如麦粒大,置穴位上施灸,待温热红润(指皮肤)时即取下,毋使太过,每穴灸3~5壮,灸毕用手按压,每日1次。

  ③艾条灸:每次选1~2穴,每次温灸5分钟。

  (6)方义说明:本方具有健中扶正、温养脾肺的作用。脾肺气虚以脾俞、肺俞以匡其正,合胃合穴三里,建中培土以生金;太渊、太白分别为手、足太阴经的原穴,合用乃是十二经子母补泻中脏与脏的大五行配穴法,虚则补其母,补肺经属土的原穴太渊,再加用脾经属土的原穴太白。

  大医堂艾灸培训开课公告:

  1、大医堂灸疗师培训班:国家人社部唯一指定灸疗师教学机构——大医堂!自年起,灸疗师培训班每月1—15日开课!学习完成后经考核通过可颁发

  2、大医堂长蛇灸培训:药物铺灸疗法辨证施治与临床实操,每月16-19日开课!

  3、统一客服:--

  咨询

  

  私人

  4、      买艾条首选——灸道堂:

  灸道堂正品艾条全国官方授权专卖      全国统一价格可查询灸道堂淘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xinke.com/ndzd/78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