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痛风治疗误区,你都避雷了吗

由于对痛风缺乏正确、深刻的认识,致使许多有关痛风的错误概念广为流传,严重影响了该病的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导致关节畸形、骨折、尿毒症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下面介绍几个较有代表性的痛风治疗误区进行分析和纠正。

误区一

/

痛风是外科病

绝大多数患者因医院外科,就认为痛风是一种外科病。其实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尿酸生成过多其主要原因是嘌呤代谢异常,因此痛风属于一种代谢病,属内分泌与代谢疾病范畴。

误区二

/

关节不痛,血尿酸高不用管

高尿酸血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导致痛风的反复发作,并由急性转化为慢性,导致关节畸形,造成虫噬样、斧凿样骨缺损,甚至骨折。一般认为血尿酸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痛风石的发生率越高,影响越严重。

血尿酸在肾脏中大量淤积,既可导致急性梗阻性肾病而引起急性肾衰(急性尿毒症),也可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最终发展为尿毒症。长期高尿酸血症可诱发和加重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等现代流行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只要血尿酸水平超过umol/L,无论关节痛不痛,建议开始考虑药物治疗。

误区三

/

运动能减肥,也能降低尿酸

对于痛风病患者而言,不恰当的或不适宜的运动都会诱发和加重痛风。这是因为运动后,出汗越多,尿量越少,血尿酸水平越高;运动后体内乳酸产生增加,乳酸抑制肾脏尿酸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运动中受累、受伤、受寒时有发生,而这些又是痛风发作的常见诱因,尤其是关节部位的劳损和受伤更易诱发痛风。因此痛风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及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以保证充足的尿量,使得尿酸能够顺利的从肾脏排出。

误区四

/

痛风可以单纯饮食控制

从人体内尿酸的来源看,80%的尿酸来源于体内自身合成,只有20%来源于食物供给。基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而非外源性食物产生的尿酸升高是导致痛风频发的主要原因。高嘌呤饮食只是痛风病发作的诱因之一。因此,长期饮食控制,只能减少外源性尿酸的产生,不能降低基础血尿酸水平。要降低基础血尿酸水平需应用药物治疗。

建议:痛风患者应根据自己的血尿酸水平,遵循医嘱,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饮食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既控制了血尿酸水平,有效防止痛风的发作,又能保证健康所需的营养合理摄入。

编辑、发布丨风妹儿

审稿丨外宣部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本订阅号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每天5分钟,让你读懂痛风医学

点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xinke.com/ndcj/97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