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亚健康学教材连载第十七期

睡眠是人不可或缺的生命活动,其占据??时间的1/3,重要性不??喻。现代人由于工作压力大、人际交往多、作息不良等多方面影响,睡眠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睡眠医学发展缓慢,与我国现有数量众多的睡眠亚健康人群和睡眠障碍人群的巨大调治需求矛盾突出。睡眠亚健康学为中医亚健康学与睡眠医学之间的交叉融合,充分利?睡眠医学现有理论、方法,结合历代中医相关睡眠医学实践,对睡眠亚健康这?严重影响我国?民??健康的亚健康状态的调理给予系统、规范的指导。

三、子午流注与睡眠

睡眠是修复体能无可替代的方式,人体的很多生理活动都是在睡眠状态下进行,比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分泌都在夜间旺盛,人从生长发育到大脑思维,都离不开睡眠的养护。睡眠-觉醒机制可以说是人体正常功能的重要保障机制,睡眠质量则是这个保障机制的核心要素。子午流注所揭示的穴位气血流变和经脉气血周流规律,可用于指导提高睡眠质量和调理睡眠障碍。

(一)规律作息增进睡眠效能

子午流注作为一种人体内部的生物律,以往主要在针灸学领域研究和应用。现代随着时间医学的兴起,人体生物律及其功用更多地进入研究视野,如血压和血糖的周期性升降现象、体温的日变化乃至月变化规律,这些周期性的变数都是治病保健的重要参数。随之人们发现,某些疾病、药物,按照子午流注的时间规律治疗服药,效应更明显,效果更好。虽然目前还没有一种研究揭示子午流注与睡眠-觉醒机制的对应关系,但子午流注揭示的气血循行时间点,对于指导日常起居是有借鉴指导意义的。根据子午流注推演的气血循行于穴位的开阖点,像择时服药一样,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结合脾胃消化律,根据自身脏器的强弱虚实进行进食与休息,将有益于增进脏腑修复,提高睡眠质量。

(二)子午入静休养睡眠律

人体有规律的生物律被称为生物钟。睡眠生物钟的形成,伴随人类发展史,与自然环境关联。人类与绝大多数生物一样,是昼醒夜寐。人类早期没有人工光照,这种睡眠生物钟是最有利于人类生存繁衍的。由于睡眠一般是顺应地球运行的日升月落,白天劳作,夜晚休眠,但很多人有白天午睡的习惯,尤其是多年午睡的年长者,一旦中午时间没有睡眠条件,会表现得极为困倦甚至出现心率加快、出冷汗等生理紊乱。而夜班工作者到半夜子时会感觉困乏加重,需要夜宵或其他刺激来提神。这种子午时疲乏困倦,与人体脏腑生理律有关。人在子午流注阴阳交替的两个时间点体能低下。按照子午流注律,这两个点是生物能的转换时机,午时阳极生阴,子时阴极生阳。人在睡眠状态,身体大部分功能入静,对子午阴阳转换的干扰最小,有益于阴阳转换的平稳过渡,同时也有益于维持气血周流恒稳,进而有益于保持正常的睡眠律和养护身体功能。现代生活奏加快,工作时间朝九晚五,基本没有午睡时间,但这并不足以否定子午觉的合理性。午时进餐时间,人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也是顺应子午流注机制的。长期从事夜班的职业人群,要注意顺应工作需要建立相应的日周期睡眠-觉醒机制,人的生物钟是可以在一定条件和一定范围进行调整的,比如倒时差就是调整睡眠律,随着时差调整,气血阴阳也会相应有所改变。

从子午流注的律明白了睡子午觉的道理,即便因为工作、差旅等原因而没有条件在子时、午时安睡,在这两个点静坐闭目小憩,也会有助于阴阳交替的平稳过度,最起码在这两个点不要安排大强度的劳作,以免干扰阴阳交替,增加身体额外负担,扰乱气血循行而引发睡眠障碍。

(三)子午流注与失眠调理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亚健康状态,对失眠的治疗医患都感觉棘手,这与失眠因素复杂有关。一方面,因为气血生成与运化的各个环都可能发生偏颇导致身体阴阳失调而发生失眠,以上种种失眠引起的身体问题,仅仅采用缓解神经焦虑的助眠药物作用有限,单纯使用镇静安眠药物因为其副作用、依赖性使患者内心有所抵触。对年老体虚以及疾病气血不和导致的失眠,采用中医治疗复方调理全身气血,比单纯助眠效果要好。临床报道显示,子午流注+针灸治疗失眠,疗效优于其他方法。采用子午流注方法,首先要辨证失眠主因所属经脉,其次选择子午流注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获得经脉穴位开阖时间,依时施治。纳干法是以天干为主推演五输开穴,每天一个经脉当值,再隔时逢阳时按五输流注顺序开穴得到施治穴位。纳支法则以十二经配十二地支。比如心阳亢盛阳不入阴而失眠,宜于午时(11~13时)选择心经上的穴位进行治疗。余此类推。这种方法由于辨证病因经脉,针对病位施治,加之运用子午流注选择穴位开阖时机,借用身体气血循行的势能顺势而为,故而疗效相对显著。

下期内容:(体质学说)

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xinke.com/nddy/64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