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安化县乐安镇浮青完小是我的母校,我在这里学习生活了两年。
我是五年级才到浮青完小的。之前在流香村村小,从学前班到四年级,读了五年,只有龚育心一个老师。
这条路以前很泥泞。
这是浮青村的村部。二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农田。
这是浮青村村部的院子,近两年才修好的。
院子里有一个文化舞台。
站在浮青完小的楼上看,浮青村的村部是这样子的。
目前,我妹妹在这里教书。前天,我老娘、妹妹和我一起带女儿去走走。这是一所希望小学。我年进入校门时,就有一个这样的牌子。目前这个牌子是新挂上去的。这栋三层的教学楼是浮青完小的主教学楼,大概有二十五六年的历史。这栋楼还没几年。之前,这里有一栋两层的砖木结构楼房。据高父辈说,这是他们那一代人自己制砖、自己烧砖盖的楼。我上学的时候,二楼是学生寝室、老师宿舍,一楼是两间教室。目前,这是一所幼儿园,我的外甥就在这里上学。这栋楼建得更晚一些。以前是一栋两层的木房子。楼上有一间是我们体育老师陈育育的房间。还有一个十几平米的房间,我们43班的男寝室,我们打地铺在这里睡了一年。六年级时才搬到对面去的。我们寝室隔壁有一间琴房,肖建世老师还在时,这里有很多学生练乐器。从这里走出了好几个音乐特长生。后来肖老师调走了,浮青的音乐特长生也几乎没有了。这是我们的走廊。我当时就在二楼上课。莫志雄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那时,他还非常年轻,从学校里出来没几年。这样的教学楼,给人的感觉也许是破旧。那时,我就在这里如饥似渴吸取知识。教室已经大变样了。我记得我们那时候没有这样的讲台,也没有这样的黑板,更没有单人课桌。这是木质的窗户。在我上小学的年代,这是整个浮青最好的建筑,没有之一!现在,钢制的窗棂已经锈迹斑斑了。窗户的木框子已经很久了,有些地方已经腐蚀掉了。教室的门紧锁着。学生们已经放假回去了。我的外甥站在门口,就如二十二年前我站在这门口一样。女儿和外甥在走廊上奔跑。他们也许永远都不知道我当时在这里的心情。电铃还在。多少次我被这铃声吵醒。多少次,我听到铃声后从远处跑回教室。多少次……以前,走廊上没有灭火器。这大概是唯一的不同。女儿站在二楼和三楼之间的楼梯口。当她在武汉的现代化小学上课时,大概不会想到,我们当年连电扇都没有。这幅瓷砖地图已经有22年了。当年,我就是站在这幅地图面前指指点点。现在,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地图。做什么事情,都喜欢看着地图说话。受我的影响,女儿也喜欢地图。她至少认识十个省,七八个国家。从二楼和三楼之间的连廊穿过去,就是厕所。厕所前有一条阶梯,这是通往上操场的。我们小学院子很小,上体育课展不开,就在上面的一块平地里上课。当年,我们无数次跑上跑下。现在,上半截已经杂草丛生。这是教学楼的背后。背后很阴暗。这里原来是垃圾堆。我们的垃圾就倒在这里。因为太阴暗潮湿,墙面上长满了苔藓。这是美术教室,和当年有些不一样。这是老妹的办公室。这是分给老妹的宿舍。宿舍带卫生间。我们那时的教师宿舍没有卫生间。相比于以前,条件好多了。不过,大多数老师都是浮青铺附近的,一般回家住。这是对面的高年级学部。以前,这里是浮青中学,我在里面学习了三年。后来,学生少了,浮青完小和浮青中学合并为浮青学校。幼儿园和1-3年级在原小学部,4-9年级在原中学部。我们那时候没有幼儿园,只有一个学前班。在浮青铺的五年,是我打基础的五年。这五年,我年年稳居第一,直到中考时以全县前十考入安化一中。那时,浮青的老师很负责任,给了我很多帮助。我特别需要感谢的有莫志雄、李利民、李卯生、李长春、李杰才、李欣荣、李大容、莫又来、蒋吉贵、蒋吉元、李金莲、肖建世、蒋细如、李社先、李映剑、肖向军、蒋中华、龚四莲、莫朝霞、莫华宝、陈育育、蒋叶、蒋理元等老师,还有一些老师已经记不起名字了,就不一一感谢。此外还有烧锅炉的莫后人、莫非凡两位师傅,给我们煮了五年的饭,也一并感谢!楠枫疯语之十三:农村教育没落,寒门难出贵子!农村娃何去何从?楠枫疯语之十二:湖南五所高校升一本,我看不是好事!劳动力不足,教育有责任!李楠枫纯文学不容易,谢谢您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