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剑指五类ldquo顽疾rdqu

近日,湖南安化县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二纪检监察组正走村入户对安化6个贫困村和27个非贫困村健康扶贫和驻村帮扶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少了会和表,多了时间和干劲。”第十二纪检监察组组长彭华笑道。

基层干部的切身感受折射出安化干事创业环境与工作作风的趋良变化。

今年年初,围绕中央、省市关于“基层减负年”的部署安排,安化决定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不担当、不作为”“文山会海”“责任状泛滥”“督查检查过多”“重复考核”等五类“顽疾”,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

2月20日,安化县委印发《关于印发〈安化县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制定22条举措,集中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四个方面15中突出表现和行为,并整合多部门力量对问题易发、多发单位进行重点督查督办,先后查办了县疾控中心利用行使水质检测权便利乱作为案、县房地产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公租房管理工作中不作为案等,截至6月底,全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共查处46人,通报曝光5期,形成强大震慑效果。

为把基层党员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安化大幅减少普发性文件,合理确定配套文件数量,并对报告字数作严格规定。1-6月,全县发文同比下降38.1%。同时,安化进一步加强对全县各类专题会议的整合力度,严控参会人员范围和开会时长,1-6月,县委政府召开会议27次,同比下降33.3%,县纪委监委组织召开全县性会议仅2次,同比减少33.3%。

“以前,每年的经济工作会前就是打印各种责任状,纸张都要耗费两三箱。”不少乡镇干部“吐槽”责任状过多过滥。为解决“责任状依赖症”,6月初,安化县对全县各单位要求基层签订责任状以及实行“一票否决”事项进行全面摸底、统计分析和清理。目前,全县签订党风廉政、安全生产、脱贫攻坚等各类“责任状”共43类,其中建议撤销19类,建议合并10类,建议保留14类;安全生产、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等“一票否决”事项共有12个,其中建议撤销5个,建议保留7个。

而针对监督检查频次高效果差等突出问题,安化县出台《关于新形势下规范全县督查检查工作的通知》《年度县级层面督查检查考核计划清单》,明确由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统筹全县督促检查工作,其他单位原则上不得对各乡镇和县直单位开展督查。实地督查时,原则上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不得要求被督查单位主要负责陪同、汇报。进一步精简检查考核事项,县级层面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较年减少49%。

在考核方面,“今年全县绩效考核办法注重‘精’‘减’两个原则。”安化县绩效办工作人员表示,与去年相比,考核体系要更加优化,考核指标更加简化,多注重日常和实际工作成效,严禁考核看痕迹、重复考核。以安化县纪委监委完善《安化县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考核办法》为例,“发文、开会、制度上墙等情况不再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不再进行现场考核;取消纪委和县委领导班子民主测评;合并作风建设考核……”安化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共清理、整合、取消留痕事项和载体80%以上,考核指标更加科学务实。”

这样的减负措施,让党员干部倍感身心轻松,工作效率也显著提高。“不用再疲于应对文山会海、各种监督检查,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下沉一线,倾听群众心声,为老百姓办实事。”一乡镇干部由衷感叹。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关键在于分析问题根源,深入查找病灶,才能精准施治,‘药到病除’。”谈及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巩固集中整治成果,安化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将把发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日常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督促各单位履职尽责,以防问题反弹复发。

来源:人民网

作者:阳艳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xinke.com/ndzd/56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