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一根艾条可治疗种疾病,不用打针吃药,就能灸到病除!
艾
灸
作
用
温经散寒,行气活血这是艾灸非常擅长的,我们常常用来调理各种气血瘀滞,受寒等等。现代书籍认为艾灸能调理多种病,但是古人认为艾灸无病不治。
已故的灸法大师周楣声老先生,在《灸绳》一书中写道,把灸法用的非常出神入化,包括刘翔的运动损伤,他认为在运动损伤这块,用艾灸的行气活血,效果会特别好。
小孩崴脚,灸两次,就完全好了。还有些胳膊脱臼了,接好后,对着两侧灸一灸,一般灸完一次就不喊疼了。温经散寒,像感冒、受凉都可以用。
补脾益肾,扶阳固本这个是从作用上来讲,艾本身就具有火的能量,在中医里火生土,土是脾胃,所以艾具有非常强的补益脾胃的功能,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我们所有吃进去的水谷,要化生为气血,才能被身体所用。
小孩出生时是0,相当于是冬天,3个月相当于春天,6个月是在火的位置,开始是水,后是木,再是火,到火的位置时,由于火可以生土,此时脾胃开始动起来了,能够消化五谷了,所以我们古人一直提倡等孩子到6个月时喂食谷物。
很多孩子在过早的喂食辅食时,伤了脾胃,因为他没有这个火力来化食物,尤其若您身边有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去告诉他,多给孩子去灸灸胃,灸灸合谷穴,把过去伤了的脾胃,慢慢给补回来。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艾灸最大的功能是扶补阳气,主要是扶脾肾的阳气。肾是先天之本,它主管我们生长、生殖和发育,管着我们的生老病死,脾胃就是我们的粮库,所以我们需要扶补先天后天之阳气。
清热泻火,消肿散结孙思邈的医案中记载着用灸法给小孩清热。我们知道孩子受寒就会发烧,发烧是我们身体的本能,用发热的方法来驱逐我们身体受到的寒气。
我们的手被门夹了,你会发现你的手会特别的烧灼,这是你身体用热把你的气血都调过来去修补你创口。此时我们借助艾火的力量,节省你身体的能量。所以我们清热泻火用的最多的就是发烧的孩子、还有急性扁桃腺、腮腺炎、手足口病、反复高烧不退的孩子,用灸法特别好。
消肿散结的作用非常大,像风湿、小儿腮腺炎、扁桃腺等等就是运用艾的这种作用。
补益中气,升阳举陷这也是灸法非常重要的功能,中气就是脾胃肝的气。
温通经络,除邪止痛艾是特别好的能疏通经络的植物,一个健康的人最主要的是气血充足、经络通畅,当你有这两个条件的时候,亚健康就远离你了,尤其当孩子腹痛的时候,灸一灸,很快疼就没有了。
祛风解表,袪湿逐寒冬天和春天是特别容易伤风的时候,孩子容易流鼻涕、打喷嚏,这时候你就灸一会,大概10几分钟,孩子的鼻涕就流出来了,你就会看到他脸就红扑扑的,手也暖了。
湿气夏天最多,夏天的时候很多孩子长湿疹,吃寒冷的饮食,伤了脾,造成脾不运化,形成的湿,也要用艾灸,效果好,见效快,孩子也无痛苦。
调整阴阳,平衡五脏我们五脏每个脏器都有阴有阳,阳气主功用,阴为阳提供动力。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艾灸能调整我们的阴阳,平衡五脏。
防病保健,增强体质我们用艾最主要来治未病,防病保健,增强体质。这个是历代以来人们所推崇的保健养生之法,包括我们的大教育家孔子,他也是用灸法进行预防保健。
小儿艾灸保健
小儿艾灸保健的好处: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缩短病程;减少用药;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胃肠功能;改善心肺功能。
1
身柱穴
身柱穴是儿童治百病的穴位。身柱穴在背部第三胸椎(肩背正中央最高脊椎骨下第三个椎骨)棘突下,取穴时,使孩子自然正坐平肩,略向前低头,在第三胸椎下陷中取之。
身柱灸可通阳理气、祛风退热、清心宁神、降逆止咳和调理脾胃、促进疲劳恢复的作用,是临床健全神经系统、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和小儿诸症的灸调主穴。
对于后背经常冷、痛,后背单薄,经常容易伤风感冒,容易见风流泪,就单一个身柱穴,每次一柱,可以解决他的问题。
我们常用于:婴儿消化不良、吐乳、小儿泄泻、腹胀、食欲不振、精神委靡、夜不安神、夜啼、感冒、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肺结核、哮喘、惊风、发育不良等。
2
神阙穴
神阙就是肚脐眼,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气出入的门户。艾灸神阙可以调理一切虚损,虚弱的症状。对于先天后天不足的孩子,艾灸神阙是非常有效舒适的保健方法。
小孩要保持肚脐不要受凉,肚脐受凉会引起腹痛,因为这里是生命的原动力。
经常给孩子灸肚脐,尤其是脾胃不好的小孩,你摸上去他肚脐这边有许多咕噜的、不清爽,还有就是肚脐这边就一层皮,底下是没有肉肉的。这就是脾特别虚的孩子,我们经常保暖肚脐经常灸一灸。
对于夜尿、神气弱、怕黑、容易受到惊吓的孩子可以将盐放在肚脐里垫上姜片,用艾去灸。还有些拉肚子、便秘、疳积的小孩都可以用灸肚脐的方法。
3
公孙穴
公孙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脾为后天之母,此穴是脾经联络各脏的穴位,艾灸此穴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积化痞,去湿温阳改善虚寒,虚弱的体质。
它是八脉交会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络穴。现在的孩子容易吃的太多,太杂,造成脾的气容易瘀滞,一个星期1-2次灸公孙穴,使得脾经的气血比较充盈,补益脾胃,消积化脾的作用比较好。
尤其是那些不爱吃饭的小孩或者吃完容易腹胀、好咳嗽的孩子,家长可以灸也可以用手去推这个穴位,从脚趾往脚跟的方向去推,搓的热热的。这个穴位对改善孩子脾虚、食积有非常好的作用。
艾灸有个好处,穴位不用特别精确,它本身就是灸一片区域,只要不离开经络,叫“离穴不离经”,它都起作用。并且公孙穴是个大穴,是个非常重要的穴位。
第六届国际灸法大会:艾灸迈入黄金期
第六届国际灸法大会:参会嘉宾报到花絮
第六届国际灸法大会:盛大开幕式花絮
第六届国际灸法大会:中日韩英灸师同台
第六届国际灸法大会:闭幕式进入高潮
回顾记录出版培训文化国际灸法大会·注册会员公告为迎接年第七届国际灸法大会的盛大召开,满足广大艾灸从业者的培训需求、产品需求、创业需求,有效服务各省市艾灸同行的资源对接与合作,自年起,国际灸法大会面向全国招募大会注册会员。以更好地将国际灸法大会平台资源落地到全国各地,服务艾灸行业良性发展。
注册会员按省市划分或就近原则,由陆续成立的各省市“国际灸法大会·理事会”统一服务。注册会员将按照区域划分,进入会员交流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权威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