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聊的话题和细菌病毒有关,但是慢性肾病(肾炎)病情机制和这个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不要再去认为得了慢性肾炎通过吃抗生素就能好。
言归正传:不管是已经病情稳定,还是正在稳定的路上,康复路上有一块绊脚石,不得不引起重视---那就是感染!如果大家比较细心,会发现医嘱上,通常都写着这么一条:避免感染!并不是一有感染,都会加重肾病病情,大部分患者感染恢复后,升高的血尿、蛋白尿等指标都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但如果患者的感染次数多、程度重,肾病的康复势必会受到影响,因此,要尽量减少急性感染发作。
肾病患者为何“怕”感染?
肾病患者为何“易”感染?
肾病患者如何“防”感染?
不管是“怕”还是“易”以及“防”我觉着,与慢性肾脏疾病其中的病因有关系,临床中导致肾病的原因有很多,药物、遗传、环境等等,这些因素都与人体体质免疫力有关系。老说肾病的慢性过程机理尚不清楚,但发病与人体体质免疫力紊乱有很大关系,这是不争的事实。
肾病患者为何“怕”感染?
慢性肾病与“感染”有这密切的关系,不管是初始的发病还是后期病情复发与加重,有些感染对慢性肾病患者的影响是致命的,肾脏病不是感染性疾病,是免疫性疾病。感冒感染会让原来肾脏有损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重。像肾病综合征或蛋白尿患者在感冒后尿蛋白明显增加,随后出现水肿复发或加重;感冒感染对于慢性肾衰患者也是一个极为不利的打击,它可以使肾功能进一步下降,甚至加快进入终末期肾病。
肾病患者为何“易”感染?
①体质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球蛋白自尿中丢失、合成减少、分解代谢增加);
②常伴有细胞免疫功能和补体系统功能不足;
③蛋白质营养不良、水肿致局部循环障碍;
④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肾病患者需要注意哪几方面的感染?
人体与外界相通主要有三个管道分别是: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而外界的致病菌就是最容易通过上述人体天然的管道引起感染。
感染会出现哪些表现?
呼吸道感染:
包括: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
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头痛、头晕等
消化道感染:
包括:急性肠胃炎/细菌性食物中毒、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阿米巴痢疾、各种肠道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性状改变、发热等
泌尿道感染:
包括: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主要表现为:尿盆、尿急、尿痛、腰痛、发热、血尿等
其他:
皮肤感染、牙周炎、心肌炎、腹膜炎、脑炎、糖尿病性足溃疡、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特殊感染
实验室检查:当出现感染时,C反应蛋白(CRP)、IL-6、铁蛋白或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血清淀粉样蛋白A、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等可能会出现异常。
肾病患者如何“防”感染?
对于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肾病综合征和肾移植术后),预防感染要点如下: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注意食品保质期,预防消化道感染;不要饲养家禽及宠物;
避免去拥挤公共场合,远离呼吸道感染病人,外出时,建议戴棉质口罩;
适当活动,增强体质;预防外伤,即使是小伤口也要引起重视,及时处理,以免感染扩散;
合理营养;
注意保暖,冷暖交替时要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禁烟酒;
不与他人合用生活用品,如牙刷、剃刀等,避免交叉病毒感染,如肝炎、艾滋病病毒感染;
定期随访,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
避免乱用抗菌素
而对于血液透析病人,预防感染要点如下:
及时做好透析准备,提前建立透析通路,减少静脉插管等操作;充分透析,改善营养状况,增加抵抗力;避免长期住院治疗,鼓励适当运动。
至于腹膜透析病人,最常见的是腹腔感染和隧道感染。为了预防感染,腹膜透析病人要从术前开始接受培训,规范化操作是预防感染的基础;同时,搞好个人卫生,改善腹膜透析环境,加强出口处护理也是减少感染的重要措施。
肾脏病患者如何处理普通感冒?
其实普通感冒并不可怕,仅有轻微感冒症状可以不用吃药,做到多喝水、休息、保暖。对一些有畏寒、倦怠或乏力的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水或自已熬点生姜汤(生姜丝、少量红糖+水)来增加肾脏排毒及机体驱寒能力,当然也可以短期使用一些温和的纯中成药来缓解症状,切忌使用来路不明或未标明药物成分的中成药(有含某些解热镇痛西药之嫌)。
普通病毒性感冒整个病程一周左右可自行缓解。若病程迁延至一周以上,或病症呈逐渐进展并伴发有细菌感染之势,可以考虑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在用药过程中应该增加饮水量以增加肾脏排泄量,减少药物性肾损伤的机率。
肾病的治疗,其实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一般治疗,主要是饮食、休息、环境调节等,其中饮食的配合非常重要;中医治疗肾病和西医治疗肾病,虽然理论不同,但是确实有共同的地方,比如都有调节免疫方面,都有抗凝方面,都有预防治疗感染方面。肾病的药物治疗,应该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
我是小复我在您身边为您解答肾病各种相关问题
方式:①文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