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毒素的研究进展

导读

过去的几十年,尿毒症毒素的种类不断增加。目前为止,共发现至少种尿毒症毒素,随着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不断发展,每一项新的研究都有可能发现新的尿毒症毒素。清除单一溶质即可解决尿毒症毒素的毒性作用的理论早已被淘汰。而所有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念正不断发展。根据影响透析清除率的理化特性,将尿毒症毒素分为三大类:小分子物质、中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

1

尿毒症毒素定义

年由Piorry、Heritier两位学者提出尿毒症毒素的概念,自尿毒症毒素概念提出发展至今有余种毒素被识别,这些毒素能够引起细胞与组织器官结构损伤与功能失常,也可以引起临床尿毒症症状,还可能引起机体内部的代谢紊乱。尿毒症毒素是指在所有CKD时在循环和/或组织中潴留并导致病理生理改变的物质。

2

尿毒症毒素分类及不良作用

2.1尿毒症毒素分类

尿毒症毒素在CKD患者血液中的含量是显著升高的,如苯乙酸,为小分子毒素,在尿毒症患者血液中含量是正常人的倍,硫酸吲哚为蛋白结合类毒素,在尿毒症患者血液中含量是正常人的43.2倍,β2微球蛋白为中分子毒素,在尿毒症患者血液中含量是正常人的15.9倍,其它毒素如犬尿酸、马尿酸、硫酸对甲酚以及PTH、IL-8毒素在尿毒症患者血液中含量是正常人的27.0~11.2倍。

2.2尿毒症毒素的不良作用

尿毒症毒素潴留会导致患者出现压食、心血管病、协调障碍、甲旁亢、免疫紊乱、胰岛素抵抗、营养不良、贫血、凝血障碍、液体负荷、高血压、微炎症状态、骨病、脑病等,同时还可加重肾脏病进展,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3

尿毒症毒素的清除方法

清除尿毒症毒素的方法主要有三个途径,第一为保护残肾功能;第二为增加肠道清除,肠道是尿毒症毒素产生的重要来源,因此增加肠道对毒素的清除,能有效降低尿毒症患者血液中的毒素水平,可根据医嘱采取口服吸附剂治疗;第三为血液净化方式,虽然延长透析时间/频率有助于小分子毒素清除,但对于中分子毒素及蛋白结合类毒素不能有效清除,血液透析滤过(HDF)、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可增加对其清除效率,但远低于小分子毒素的清除效率。树脂吸附剂可吸附清除各种致病因子,其具有多孔、吸附速度快等优点,对蛋白结合类毒素有较高的清除效率。

蛋白结合类毒素是CKD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在CKD3期开始蓄积,至CKD5期达到高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预后。因此,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即组合型人工肾(HD+HP)可提高小分子、中分子毒素及蛋白结合类毒素的清除,降低患者血液中毒素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

综上所述,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即组合型人工肾(HD+HP)的方式更有利于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毒素。

赞赏

长按







































小儿白癜风能治好吗
白癜风会传染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xinke.com/nddy/3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