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wifi下观看,土豪随意
安化百年木仓
安化制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古茶行,古茶亭,廊桥等遗存丰富,今天,让我们来认识的一座百年茶仓,一窥百年前先人的智慧。
茶仓所在地是始建于年的安化第一茶厂,这座老茶厂至今已有年的制茶历史。这里是建国以后第一个国营茶厂,一代制茶大师—黄本鸿担任第一任厂长,开启了安化第一茶厂的新纪元,同时也开启了建国以后湘茶发展的新纪元;公司占地亩,是世界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成员。现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万里茶道湖南段重要遗产点(年),湖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湖南省省级龙头企业。
这里沉淀了正统的制茶工艺,浓缩了古老的文化特质。百年木仓建筑群、苏联专家设计的锯齿形车间以及安化黑茶标志性建筑——百年老厂门都已被列入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建筑,安化第一茶厂被称作是中国唯一一座活态型黑茶博物馆。
安化茶厂副总经理
蒲永刚:
从这里进去就是我们的文物保护区域了,面前呈现的这栋是我们五栋省级保护文物之一的百年木仓。这是国内现今保存最完好体量最大的一栋纯木质的茶叶仓库。
据了解,百年木仓群,共有三栋,总建筑面积平米,共68个隔间,可容纳吨茶叶。接下来,我们就其中的一栋为典型来进一步了解木仓的结构和功能。
这栋百年木仓修建于年,距今已有年历史。年,根据中国茶业公司湖南省公司副经理杨开智先生(毛泽东的大舅子)的指示对木仓进行了修缮。
安化茶厂副总经理
蒲永刚:
这个木仓建起来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主体结构,到年的时候,在杨开智先生带领下进行了一次大的修缮。这次修缮主要是更换一些腐坏的木板,另外就是裱一些羊皮纸,还有就是刷桐油,羊皮纸是安化当地的一种土纸,因为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缝隙会导致茶叶仓库的密封性不好,通过裱这种羊皮纸来增加密封性。刷桐油就是防腐防虫。上面大部分的钉子呀都是后期修缮的时候加上去的。
这个木仓是以杉木和松柏木为主要材质的纯木质榫卯结构建筑。建筑总面积为平米,仓储容量为4立方米,是现今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纯木质茶叶仓库。
仓库共有36个隔间,南北各18间,因为两面完全对称,像是两个人背靠背的形态,所以又叫背靠式木仓。它可以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下部分隔空、离地,均为通风防潮设计,中间部分为仓库主体。仓门是由独立的仓板组成,这在晚清明国的建筑中比较常见,这也是百年木仓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
安化茶厂副总经理
蒲永刚:
木仓上面这个孔是一个观察孔,我们通过这个孔可以看到里面茶叶存储的状态。
这板子都是有编号的,使用过程中也是严格按照这个编号来放的。你看这个是9仓6号,9仓7号,9仓8号,以此类推,依照这个顺序来放的话,中间的密合性是最好的,效果是最好的,也算是比较严格精巧的一个方法。另外每个仓便于拿下来的这一块都设计了一个把手,基本上是10号板,这个高度刚好是容易够到的位置,这样踩在上面伸手去拿。
安化茶厂副总经理
蒲永刚:
这个仓库到现在已经年历史了,是当时晋商用于存放茶叶的一个空间,原来存放的是散茶,茶叶从投料口下来,茶叶和木头是直接接触的,整个仓库主体是分为三个部分,上下是隔空离地的。
可以看到下面每个一个距离都会有一个枕木,把底端的木板和地面隔开,大概是四五十公分的高度,底下湿度比较大嘛,隔开的话就可以使木料使用得更久一些,也可以起到仓库主体通风的作用。中间这里的设计就是起到仓库内部的通风作用。
百年木仓不仅有一百多年的文化底蕴,还拥有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的专家学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经过长期的筛选富集,百年木仓形成了其独特的黄金微生态环境及微生物环境,被称之为“国宝级茶仓”。
百年木仓独特的优势一是木仓以松木为主要材质,采用传统榫卯工艺构建而成,离地约30厘米,防潮防湿、透气性好,温、湿度和含氧量达到最佳比值,且稳定性高,加快陈化,利于品质的升华;二是百年木仓持续不间断使用形成了木质茶叶仓库独特微生物菌落环境,有益微生物菌群年复一年、代代蕴育,优胜劣汰后,形成了生命力最强、生产最旺盛的菌落环境,让木仓内醇化的黑茶拥有独一无二的木仓菌香。也正是因为如此,从这里出去的产品都经过“一仓两藏”。所谓的“一仓”就是指百年木仓,“两藏”是指原料和产成品的存放。
安化黑茶栏目主持人
王厅
茶叶放在这样的木仓库里和放在现在钢筋水泥仓库里,用抽湿机来保存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安化茶厂副总经理
蒲永刚:
这个仓库主要是它的温湿度恒定,它本身里面的环境不用去调节就能达到比较恒定的温湿度,利于黑茶的存储。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独特的微生物环境,通过从年到现在年的存茶,不间断的存茶,里面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微生物环境,这个东西是很难去复制的。通过我们实践去对比,这里面存储的茶叶和其它仓库的茶叶相比的话,它的陈化速度至少快一倍。
为了对百年木仓进行保护,年,安化茶厂花费一千多万,在年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次大的修缮。目前,也只是进行保护性使用。
包括我们百年木仓在内的五栋省级保护文物,现在只能是一个保护性使用,行使文化保护的职责,现在只能作为一个仓库来使用。
作者:王厅谌伟宜王佳敏
编辑
王祉丹
责编
李志贤
主编
夏庆之
主流媒体权威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