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止咳不用吃药小儿推拿,让孩子不受罪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不同的小儿推拿流派在穴位和方向上都会存在差异,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宝宝化痰通用的小儿推拿方。这个具有清肺、化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咳嗽痰多、痰吐不利、黄痰白痰等多种情况。

小儿推拿止咳化痰推拿方法

外劳宫

位置:掌背中央,中指,无名指掌骨中间。

手法:顺时针旋揉,称揉外劳宫。

作用:温中散寒、发汗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鼻塞流涕、脏腑积寒、肠鸣腹泻、腹胀腹痛、四肢清冷等。

补脾经

位置: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手法:补脾:从指尖推向指根;清脾:从指根到指尖;清补脾,从指尖到指根,从指根到指尖,来回推。

作用:健脾胃,补气血。

主治:消化不良、泄泻、腹胀、便秘、咳喘。

清肺经

位置:无名指掌面,指根至指尖。

手法:无名指掌面,由指根至指尖直推。

作用:泄热解表,止咳化痰。

主治:咳嗽痰多、便秘、小便不利。

逆运八卦

位置:以掌心为圆心,掌面2/3大小的圆圈。

手法:逆时针方向,周而复始,旋转摩擦。

作用:宽胸豁痰、降气平喘。

主治: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

(ps:严重咳喘者才用逆八卦)

推小横纹

位置:食指至小指连掌横纹处。

手法:托孩子四指,掌心向上,用拇指侧缘在其食指根至小指很间横向往来推擦。

作用:调理脏腑、疏通气机。

主治:不思饮食、脚软、气促、咳痰。

掌小横纹

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手法: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

作用: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主治: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效。

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线,由腕横纹至肘横纹。

手法:用一手握住小儿手掌,将掌心向上,拿住内劳宫穴后,再用另一手食、中指并拢,由腕横纹至肘横纹为清天河水。

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主治:外感发热,五心烦热。

分推肩胛骨

位置:肩胛骨骨缝内缘。

手法:双拇指分别从肩胛骨骨缝从上至下向两旁分推。

主治:咳嗽、痰喘。

揉肺腧

位置:沿背部脊柱中线左右旁开1.5寸处对称分布。

手法:对揉两侧肺腧,用双手拇指指尖作揉法,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肺腧位于第三、四胸椎间,正中线旁开1.5寸。

作用:通宣理肺,止咳化痰,顺气定喘。

主治:呼吸系统疾病。

按揉天突

位置:天突穴位于颈部,两锁骨中间。

手法:以中指端按揉。

作用:理气化痰,止咳平喘。

揉膻中穴

位置:膻中穴位于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

手法:以中指端揉膻中穴。

作用:理气顺气,止咳化痰。

主治:咳嗽、胸闷、化痰。

按揉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1寸。

手法:拇指罗纹面按揉。

作用:健脾和胃,调中理气。

主治:腹胀、腹泻、伤食、呕吐等。

⊙文章、图片来源:本文为平台原创或网络资源整理文章,不确定因素请咨询相关专业技师或医师。若涉及版权,请与小编联系,小编收到信息后会在24小时内处理。

●王立新小儿推拿高级培训班、一次付费终身免费学习

●夜晚发烧,中医护理5大要点

●宝宝易出汗、盗汗,让小儿推拿来止汗!

●上火刮痧,着凉拔罐

●感恩相伴、梦想同行——北京医院成立一周年

赞赏

长按







































中科获品牌影响力
白癜风临床康复成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xinke.com/nddz/47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