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继心脏病、糖尿病、肿瘤之后又一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全球性疾病。与肾功能正常的人群相比,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多,并且随着肾功能的恶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
今日主题
#心血管疾病#
数据20~30岁的尿毒症患者,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与无慢性肾脏病的70~80岁老人相似!
肾功能中重度受损的患者,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为非慢性肾脏病患者的2倍多!
肾功能中度受损的患者,在发生第一次心肌梗死后一年内没有心衰发生的概率仅为40%!而肾功能正常患者这一概率则高达82%。
肾脏功能的下降可以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年后心衰风险及死亡率增加5~10倍!
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昆明科技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死亡地图”
一般认为,当肾脏血管内皮损伤时会导致蛋白漏出,引起微量白蛋白尿,而微量白蛋白尿也是心血管损害的重要标志。这是因为,血管内皮的损伤是全身性的,其中当然也包括心脏血管内皮。此外,蛋白尿还会干扰高血压的控制达标,从而增加心脏负担。同时,心血管疾病也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在尿毒症患者中,有45%死于心血管疾病,而非肾病。
慢性肾病与心脏疾病1、心力衰竭
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因其肾脏的滤过能力下降,引起体内水钠潴留,体内液体积聚,容量负荷过重导致心脏泵血能力降低,是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
因为人体主要通过肾脏调节自身水、电解质的平衡,慢性肾脏疾病时电解质紊乱而引起心律紊乱,特别是在高血钾时,常可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而造成死亡。
3、心包炎
这是终末期肾衰竭时的一种表现,可能是尿毒症毒素刺激心包引起的心包炎,如治疗及时是可逆的,如心包积液在短时内增多,可引起心包填塞而致死。
4、左心室肥厚
慢性肾病高血压使心肌收缩能力下降,心肌长期代偿可引起左心室肥厚,最终可致慢性左心衰竭。
以上是慢性肾脏疾病影响心脏的四个主要方面,其他还有如引起恶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系统疾患,终末期肾衰竭也可引起尿毒症性心肌炎等。
让肾脏病不伤“心”定期检查
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诊断,并由肾脏专科医师提供治疗方案。
肾脏病患者要定期检测一些重要指标,如肾功能、尿蛋白水平、肾小球滤过率和贫血情况等。上述任何一种指标的恶化都可导致心脏病发生,例如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大、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等。故定期检查、及时治疗是远离心脏疾病的最佳途径。
了解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慢性肾脏病防治的重点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而从现有的流行病学资料来看,我国慢性肾脏病知晓率不足10%。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社会公众缺乏肾脏病相关知识。
慢性肾脏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理类型不一,诊断和治疗也不相同,并且疗程较长。部分患者需要进行肾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疾病发展。患者对肾脏病相关知识如有基本了解,则可消减盲目恐惧并加强与医生的配合,有利于及早控制疾病进展,预防并发症尤其是心脏病变的发生。
加强自我保健
劳累后体内代谢产物增多,会增加肾脏和心脏负荷,使病情加重并恶化。避免劳累、适当休息。
多数慢性肾脏病是免疫性疾病,感冒或感染均可诱发机体免疫失调,加速疾病发展,甚至会引发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故肾脏病患者应注意避免感冒。
此外,应注意调整饮食使营养均衡,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宜清淡,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出现肾功能损害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以鸡蛋、牛奶、瘦肉等动物蛋白为主,并适当补充肾必需氨基酸制剂。
“保护肾脏,拯救心脏”这个意识应深深植入到每个肾病患者乃至普通大众心中。注意定期检测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水平以及贫血情况等,有医院肾脏科就诊,别因您的一时疏忽毁了肾,伤了心。
来源:上海交通大医院肾脏科马晓波;郭山脉;周琼秀;陈楠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内容仅供参考,但不构成诊断、用药或医疗建议,请谨遵医嘱。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只为配合健康知识传递,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