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4693377.html睡眠是人不可或缺的生命活动,其占据一生时间的1/3,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代人由于工作压力大、人际交往多、作息不良等多方面影响,睡眠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睡眠医学发展缓慢,与我国现有数量众多的睡眠亚健康人群和睡眠障碍人群的巨大调治需求矛盾突出。睡眠亚健康学为中医亚健康学与睡眠医学之间的交叉融合,充分利?睡眠医学现有理论、方法,结合历代中医相关睡眠医学实践,对睡眠亚健康这一严重影响我国人民身心健康的亚健康状态的调理给予系统、规范的指导。
第三节、体质学说
三体质与睡眠
(一)平和质与睡眠平和质的是一种身体和谐、自稳能力强的体质,在神色、形态、局部特征等方面表现良好,七情适度,性格随和开朗,所以一般不会引起睡眠障碍,属于正常体质。宜顺其自然,重在维护;起居有常,生活规律。
(二)气虚质与睡眠气虚质由于脏腑功能减退,气血不足,会出现多梦易醒,或朦胧不实,心悸不寐,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脉细弱等失眠临床表现。气虚质平常体质虚弱,不耐受寒、风、暑邪,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气虚质对睡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营卫之气的出入周流,详见营卫与睡眠的关系。宜缓补慢调,佐以理气;起居规律,慎勿过劳。
(三)阳虚质与睡眠阳虚则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致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发病多为因寒所造成的病证,不耐受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湿邪,性格多沉静、内向。阳虚常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苔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心阳虚见心悸心慌,心胸憋闷疼痛,失眠多梦,心神不宁或但欲寐。肝阳虚见头晕目眩,两胁不舒,乳房胀痛,情绪抑郁,失眠多梦。肾阳虚见腰膝酸软、心悸失眠、多梦易醒。宜温阳益气,脾肾兼顾;睡眠时避寒就温,顾护阳气。
(四)阴虚质与睡眠平素不耐热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阴虚质表现为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大便干燥,舌红少苔,面色潮红,两目干涩,眩晕耳鸣,记忆力减退,不易入睡,失眠多梦,易醒,醒后不能再睡等症状。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安卧避暑,节制房事。
(五)痰湿质与睡眠痰湿质对潮湿环境适应能力差,性格偏温和,多善于忍耐。痰湿质表现为多汗且黏,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容易困倦,口黏腻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黏,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由于痰湿质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痰湿凝聚,气机失调,容易出现失眠,也可出现多睡,甚至于嗜睡。宜清淡利湿,调理脏腑;睡眠环境干燥通风,甚防暑湿。
(六)湿热质与睡眠湿热质对湿环境或气温高,尤其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性情多急躁易怒。湿热质形体偏胖,口干口苦,身体困倦,大便燥结或粘滞,小便短赤,急躁易怒,对潮湿环境或气温偏高的气候较难适应。痰湿凝聚,聚而化热,上扰心神,故不寐心烦,口苦目眩,可彻夜不寐。
(七)瘀血质与睡眠瘀血质不耐受风邪、寒邪。性情急躁,心情易烦,健忘。瘀血质形体消瘦、发易脱落,肌肤干或甲错,易患疼痛,瘀血内阻,气血不畅,心情不快,性格内向,易烦易怒,急躁健忘,不耐风寒。瘀血质阻碍气机,情志不舒,经络不通,身体不适,多梦健忘,睡眠质量和时间较差。宜活血散瘀,劳逸适宜;防寒保暖,精神开朗。
(八)气郁质与睡眠气郁质易患郁症、失眠、梅核气、惊恐等病证,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长期的情志抑郁,导致肝肺功能失调,或体内有形物质的阻碍导致气郁体质。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长期情志不舒,肝失疏泄,神情闷闷不乐,胸胁胀满,善太息,故睡眠较差;肝气犯胃,胃气上逆则见嗳气呃逆,胃不和则卧不安,故失眠有之;情志内郁不畅,故性格内向、不稳定,抑郁脆弱,敏感多疑,思虑过度,影响睡眠。宜移情易性,调畅气机;舒缓安静,辛香行气。
(九)特禀质与睡眠如是过敏体质导致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以及湿疹、荨麻疹等;如是胎传体质导致的先天性疾病包括胎弱、胎毒等;如是遗传病体质通常表现为遗传性疾病;特禀质与睡眠的关系目前还不能定论,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宜培本固表,改善体质;简洁净常,谨慎防护。
体质学说可以使失眠的证型简化,方便于临床治疗。相对于证型来说,体质更稳定也更简化。各种易变的证型相当于一个点或片段,而相对稳定的体质却贯穿始终。体质因素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和临床证型,决定证候的转归和疾病的预后。如果能针对患者失衡体质进行长期调整,则更能体现其“治病求本”和“整体治疗”的原则。就睡眠而言,不仅要掌握它的一般规律,更要从中寻求有相同体质人群发病、传变和转归的特殊规律。这一点对临床诊疗会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因此以中医理论基础为主导,探讨失眠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对分析失眠病因病机,判断病变的性质和发展趋向,从而指导失眠的辨证论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期内容:(第四节其他学说)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