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4.html
zzz
睡眠
新国标
近日
健康中国行动推动委员会公布
《健康中国行动(—年)》
提出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足可见国家层面
对居民健康素养的高度重视
文件强调预防为主
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这意味着我国未来的卫生健康事业
将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行动》为相关健康参考数据设定了新“国标”
细致到每日油盐糖的摄入量
连体重指数(BMI)和腰围标准
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这对普通民众来说是一份实用的健康手册
《行动》还提出
要将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
纳入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
不得不说,为了居民健康
国家真是用心良苦
在这份余字周密严谨的健康指南中
有一条关于作息的新标准颇为引人注目
“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
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
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为7~8小时”
《行动》将睡眠时间作为考量指标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群体
制定出不同的合格时长
因为只有保证长期、规律且科学的
休息习惯
各脏器器官才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修复
整个人体也才能够在工作和学习中
保持高效运转
然鹅,事与愿违
睡眠新国标出台后
《广州日报》第一时间发起线上调查
截至7月17日,共有12.3万人参与
直接表示不达标者占据了7万票
接近60%
还有一部分小伙伴投票给了选项
“每天叫醒我的是责任”
换成白话也就是在说“缺觉”
如此计算,不达标的比例竟高达73.4%
我们是不是处在一个夜游神泛滥的时代
全民熬夜,组团熬夜
正常作息反而成了异端
这个历来一呼百应的国民性问题
都快被玩成了梗
有人说
“与其被动失眠,不如主动熬夜”
还有义正言辞的兄台劝人向善
因为睡眠时长不足容易引发心脑疾病
如果不看发言的时间
真是差点就信了
可是夜真的有那么好熬吗
让芸芸众生不舍睡去
早在年
中华预防医学会就曾主持发起过一项调查
并发布《中国网民睡眠质量白皮书》
结果显示
熬夜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压力过大
生活烦恼扰人清梦
这一结果在大多数人的意料之中
娱乐活动、加班、应酬等常见理由
也纷纷上榜
以小见大,选择熬夜的人
大多有自己的无奈
夜间难得有属于自己的独处时光
难道还不抓紧时间
越夜越美丽
可是又为什么一定要7-8小时呢
英国《每日邮报》对此做过专题报道
英国伦敦一个睡眠学校设计过一个实验
让志愿者分别连续五天
只睡6个小时与睡满8个小时
看看面容有什么变化
炯炯有神的双眼与无神的睡眼之间
只差2个小时的睡眠
更别提面部皱纹与皮肤弹性的显著变化了
你熬过的每一分钟
都是对身体的一次蚕食
体现在精神状态上
体现在大脑运转上
也体现在免疫系统上
生物系统紊乱后
患病几率呈指数增长
因熬夜造成的伤害不可逆转
导致近年来很多重症,甚至绝症
出现逐年年轻化的趋势
有统计表明
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的人
与超过7小时的人相比
其患糖尿病风险约相当于后者的5.4倍
因前者胰岛素分泌异常
而当人体丧失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时
血糖水平就会升高,进而诱发糖尿病
持续熬夜也是猝死和癌症的诱因
是否还记得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
《滚蛋吧,肿瘤君》
片中熊顿的妈妈对病榻上的女儿念叨着
“晚上不睡,白天不起,能不生病吗”
熊顿的微博永远定格在了年
不知又有多少人像熊顿一样
在接近生命尽头时
才明白爱与被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经过一场跟癌症的近身搏斗
我更加确信睡眠比什么都重要
它是增强免疫力最好的方法”
这是死里逃生的李开复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但李开复毕竟是少之又少的幸运者
能有机会起死回生,之后顿悟人生
大多数平凡人都陷入了
置之死地而不可再生的悔恨里
别说康复,苟延残喘都变成了奢望
回想熬过的大夜
似乎也说不出什么必然来
精神疲乏、情绪波动
内分泌紊乱、记忆力减退
身体机能发出警告时
习惯性无视
无异于慢性自杀
我们欠睡眠一个重视
也欠自己一个道歉
一面调侃日渐后退的发际线
一面继续虚度生命
即使明知早睡早起就可以恢复绝世美颜
依然我行我素,视作息如粪土
对身体而言,健康的睡眠
不止关乎时长
还有更值得在意的睡眠质量
因为标准的睡眠实际上包含了4个阶段
浅睡眠-睡眠-深睡眠-更深睡眠
团子在这里引用李开复先生的几点建议
希望对青年人有所帮助
毕竟人生还长
身体是一切的本钱
五个优质睡眠诀窍
1.睡前不要安排费时费力的工作
2.设定一个停止工作的时间,睡前加班,远不如第二天早起再做效率高
3.记录每天睡觉和起床的时间,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
4.不要因为失眠而感到压力大,放松最好
5.睡眠的质量比时间更加重要,让自己处于舒适的状态
对于工作压力大
暂时无法早睡的青年朋友
也可以合理利用午休时间
在办公室里进行短暂修复
选择12点至15点间的30分钟
备上充气颈枕和保暖衣物
睡前忌口油腻食物,也不要吃得过饱
醒后轻度活动
从现在开始改变,从来都不晚
附
睡眠要求之外
全民健身与国民身体素质提高
也是文件中的重点内容
团子援引中国新闻网的50点精选总结
借花献佛
为有心改变自己
却不知如何去做的青年朋友
指点迷津
自主自律、健康生活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唯有美梦、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那么问题来了
你觉得几点睡觉才算熬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