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因使用抗生素导致神经、精神异常患者屡见不鲜,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使用抗生素,因其排泄速度减慢,导致抗生素在体内蓄积,从而更易诱发抗生素脑病。
罗文沛报导年1月至年5月2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因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在使用抗生素2-12天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出现兴奋"失眠"幻听"幻视及坐立不安21例,四肢震颤及癫痫样发作5例,胡言乱语及语无伦次2例,昏迷1例。28例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定位体征,均行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塞6例,脑萎缩2例,其他未见明显异常,可排除急性脑血管病"感染性脑病及其他脑病。使用种类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呋辛、头孢哌酮、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等抗生素,所使用抗生素均属B-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剂量为常规剂量,但未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使用时间最长者为14天,最短为2天,平均使用时间为7天。从上可以看出抗生素引发诱发脑病在尿毒症患者中还是要引起重视的。哪么抗生素是如何诱发尿毒症患者发生脑病的,我们又应当如何去处理呢?
抗生素脑病多发生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逐年增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同时也可能合并有肝功能不良,这类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即使应用常规的剂量也可能造成药物在机体内积累,导致中毒症状及抗生素脑病的发生。发生抗生素脑病原因如下(1)尿毒症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血浆蛋白水平低,药物与蛋白结合的少,使游离药物浓度高,造成药物在体内的蓄积。(2)药物排泄速率减慢血浆半衰期延长,造成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积累。(3)尿毒症患者血脑屏障受损,脑脊液内药物浓度上升,抗生素脑内蓄积。(4)部分因个体差异,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以上因素导致抗生素在血液及脑脊液中浓度过高,抑制了中枢递质R-氨基丁酸的合成和运输,抑制中枢神经细胞Na-K-ATP酶使静息电位降低,导致脑缺血、缺氧、脑水肿而出现精神异常等中枢中毒性反应。
抗生素脑病的预防和处理(1)严格掌握抗生素的应用适应证,根据患者肝肾功能,合理减量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减少药量和延长给药间期。(2)严格按照肌酐清除率调整药物剂量。(3)及时停药,临床上尿毒症患者在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一旦出现脑病症状,应高度警惕抗生素脑病,及时停药。(4)对症处理抑制惊厥、消除脑水肿、恢复大脑神经细胞功能。(5)调整透析方式,增加透析频率或血液灌流治疗。(6)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总之,临床上对于CRF合并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时一旦发生抗生素脑病,甚至持续不缓解者,及时停药、增加透析频率或串联血液灌流是治疗的关键。
本文本源:罗文沛.尿毒症患者应用抗生素诱发脑病临床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9(5)。在此致谢!本文只用于学交流及健康宣教,而非商业行为,特此说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