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目前的高发疾病,由于目前饮食更加精细,缺乏运动,肠道功能都在衰退,在我们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出现过便秘,掌握便秘知识,预防便秘,让身体更轻松!
1便秘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呢?
康博士1分钟前
有些人对便秘不以为然,认为便秘是小事,无关紧要。其实,便秘会在无意间对我们的身体进行损伤,其危害是不能轻视的。
1.影响美容。便秘的粪块产生大量的毒素,易致痤疮、面部色素沉着等;
2.产生体臭、口臭;
3.影响食欲:食之无味;
4.导致精神衰弱、失眠;
5.诱发癌症。便秘时在肠内聚集的毒素可以诱发结肠癌、直肠癌等;
6.胆结石。由于便秘者的胆固醇排泄受阻,易在胆囊中沉积形成胆结石;
7.痔疮。便秘者在排便时要使劲屏气,日长时久肛门周围血管压力增加,肛周血循环不良,容易发生静脉曲张,引起痔疮和痔疮出血。
2便秘典型症状
便秘主要临床表现:排便次数减少和排便困难,许多患者的排便次数每周少于2次,严重者长达2~4周才排便1次。然而,便次减少还不是便秘惟一或必备的表现,有的患者可突出地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可长达30min以上,或每天排便多次,但排出困难,粪便硬结如羊粪状,且数量很少。此外还会有腹胀、饮食减少,以及服用泻药不当引起排便前腹痛。
3造成便秘原因
1.不良的饮食习惯
由于进食量不多或食物过于精细,在饮食中缺乏蔬菜和含高纤维素食物如谷类、豆类;含有“麸”的粗粮已经不能登上现代家庭的餐桌,而以肉制品、奶类、甜点为主。由于食物过于精细或没有足够的食物纤维摄入,以致造成人体内食物残渣太少,大便量少,结肠的蠕动不能有效推动大便前移,从而会引起便秘。
2.过分依赖泻药等手段帮助排便
有些人一天不排便或大便偏干燥,就迫不及待地用泻药帮助排便,经常服用泻药,久而久之对其产生药物依赖和耐受,可造成直肠反射敏感性下降,以致虽有粪便进入,而不足以引起有效的神经冲动,使排便反射不能兴奋而引起便秘。
3.不良的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脱水或饮水量不足,由于机体失水而抑制便意及排便反射,拖延排便时间,使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久而干燥,出现便秘。久坐、缺乏锻炼使体内的肠蠕动不足,或持续高度的精神紧张状态等,也可造成结肠的蠕动失常和痉挛性收缩而引起便秘。
4.不良的排便习惯,人为抑制便意
绝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便意时,因为手头上有急事儿,暂时忍住了,可等事情完成了,便意也没了,自然就不去排便了。这种情况反复出现,时间久了,直肠和肛门就对粪块的刺激敏感性降低,耐受了,便秘就找上门了。
5.某些疾病的影响
全身衰弱性疾病;肛门疾患(痔疮、肛裂等)所引起的局部疼痛;结肠病变如肿瘤、炎症、狭窄或憩室病等;截瘫、偏瘫、多发性硬化、脑血管或脊髓病变;甲状腺功能低下;高钙血症、低钾血症、利尿剂所引起的脱水;糖尿病,尿毒症等均可引起便秘。
4便秘分类
便秘分为功能性便秘和继发性便秘、顽固性便秘等。
原发性便秘:
是指无器质性疾病存在而引起的便秘,功能性便秘、单纯性便秘和特发性便秘均属原发性便秘。
继发性便秘:
凡是在患有器质性病变或疾病的基础上出现的便秘,就称为继发性便秘,又叫做症状性便秘。
一时性便秘:
可能是因为旅行、搬家等生活环境改变或精神紧张、烦恼所暂时引起的便秘,或者由于食量减少,胃或结肠的排便反射不够充分引起。
顽固性便秘:
是由于先天结、直肠解剖结构变异而在不同年龄段逐渐产生排便困难的一类疾病。
习惯性便秘:
是指长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多发于老年人。
痉挛性便秘:
属于功能性便秘,是由于结肠运动过于强烈,引起结肠痉挛,肠腔过于狭窄,使大便无法通过而致的便秘,又称为肠道易激综合征。
泻药性便秘:
长期服用泻药,对结肠平滑肌神经细胞的损伤,从而引起结肠对肠内容物刺激的反应性降低,使结肠运动功能紊乱,而发生便秘。
5不同人群的便秘
老人便秘:
老人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经常发生便秘者约占28%~50%。
孕期便秘:
孕期便秘在孕期中的便秘多为弛缓性便秘。怀孕后由于胃酸分泌减少,体力活动减少等因素。加上膨胀的子宫压迫小肠,因此容易发生便秘。产后便秘饮食如常,但大便数日不行或排便时干燥疼痛,难以解出者,称为产后便秘,或称产后大便难,是最常见的产后病之一。
新生儿便秘:
单纯性便秘多因结肠吸收水分电解质增多引起。新生儿生后24小时未排出胎便,高度怀疑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如拍立位腹部平片等。婴儿生后即开始便秘,应注意与甲状腺功能不全和先天性巨结肠鉴别。后者钡灌肠检查除结肠扩张外,可见有节段性狭窄,而慢性便秘则结肠全部扩张。
小儿便秘:
多因饮食不当、乳食积滞,燥热内结,或病后体弱不足所致。
6便秘,预防是王道!
1.规律排便时间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容易产生便意的时间是晨起后的30分钟内。这个时期是结肠的活跃时刻。一天中结肠活跃期有早晨起床后、进餐后,应该在结肠活跃期及时排便。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就算没有便意也要定时去蹲一蹲,时间长了就会定时出现便意了。形成的排便规律不能轻易地改变。另外值得注意的就是一次排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5分钟内为宜,长时间的排便会造成肛门局部充血,易患痔疮。
2.随“意”而为,专心排便
随“意”而为,就是有便意时,就要立即去排便,不能忽视便意。如果经常忽视便意或强忍不便,粪便在肠道滞留时间过久,大便干燥,从而引起或加重便秘。排便时要专心致志,心无杂念,有些人在排便时喜欢做点其他事,如看看报纸或书、发发短信聊聊天,甚至打游戏等,殊不知这会加重便秘。因为排便行为是一个神经反射的过程,而以上的行为分散了排便时的注意力,干扰了这一反射活动,使肠子蠕动不协调,增加了排便时间,甚至抑制了便意,时间久了,肛门、直肠对粪块的刺激反应就会减弱,造成或加重便秘。
3.改变长期久坐的习惯
长期坐办公室的人和长途司机等人群,由于长时间坐着工作,活动量少,胃肠蠕动也变得相对缓慢。另外,由于坐的时间比较长,盆腔以及直肠黏膜容易充血而容易引发痔疮、肛痿、肛裂等肛门直肠疾病,而患肛门直肠疾病的病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害怕排便,对排便的恐惧常常就是发生便秘的前奏。适量的运动可以改善身体机能,有助于消化道的蠕动,促进大便的移动,从而增强便意和排便的顺畅度。
4.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
食物不要过于精细,更不能偏食,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含量,如多食用糙米、玉米、小米、大麦、小麦皮(米糠)和麦粉等杂粮;蔬菜(萝卜、芹菜、韭菜、四季豆、薯类和裙带菜等)、水果(苹果、红枣、香蕉、梨等)。少吃强烈刺激性助热食物,如辣椒、咖喱等调味品;忌烟酒。可多食用一些有防治便秘作用的芝麻粥、核桃仁粥、菠菜粥、红薯粥、柏子仁粥、松子仁粥等。要摄取足够水分,每天清晨空腹饮1—2杯开水或蜂蜜水,可以增加消化道水分,饭后或饭前两小时左右喝一杯酸奶。
5、改善便秘从改善早餐开始
对于便秘的患者,核心是脾胃运化功能减弱,胃肠道动力减弱,肠道菌群失调引起,如果要从根本上治疗便秘,除了改变排便习惯,控制引起便秘的原因外,最重要的是改变饮食习惯或结构,比如有的患者早上吃的非常精细,鸡蛋、煎饼、豆浆、油条,这些都是相对难消化、比较精细的食物,里面含的纤维素少,会影响排便;而有的患者改变了这种饮食习惯,每天早上一杯康食餐包,坚持1个月,通过换餐的这种方式就永远的与便秘说拜拜了。
康食餐包里面含有调理脾胃的古方参苓白术散加减,能够补脾胃,袪湿气,脾胃功能好了,这样才能推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同时还添加了益生元,益生元对肠道调节非常好,能够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抑制有害菌生长,这样有用的益生菌多了,有害菌少了,肠道的消化能力就强了,康食餐包为了保证身体的营养,里面还添加了蛋白肽,蛋白肽能提供细胞蛋白物质基础,帮助细胞生长,供给一天能量,提高人的免疫力、一天工作更精神,餐包中还包含高山藜麦,里面富含高纤维,推动肠道的运行,所以改变便秘从改变早餐开始,一杯康食餐包,让便秘恢复更快些!
6.自我腹部按摩
仰卧位,以腹部为中心,用自己的手掌,适当加压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约10分钟。可促进肠道的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7.寻找病因很重要
一旦发生便秘时,应首先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滥用通便药很容易引发肠扩张和损害肠功能,造成依赖性而加剧病情,正确合理地使用泻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8.介绍几种润肠通便的方法
(1)白薯,蒸熟或熬白薯粥食用。
(2)核桃仁和黑芝麻炒香,捣成细末,加白糖拌匀,每次2至3匙,每天2到3次。
(3)蜂蜜调水饮。
(4)黑木耳加水炖软后服用。
康食----让身体恢复更快些!
康博士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