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补充,文章最下面可以留言!您的声音,我们都非常愿意倾听与重视!
高明,原名高平铺,为古驿道“安化八铺”(茅田、山溪、石磴、清塘、小桥、驿头、高平、司徒)之一,因比驿头铺高,比司徒铺平,故名“高明铺”。后改名高明铺。
大福坪原称打虎坪,因此地曾打过一只老虎。后因交通发展,成为新化与安化通益阳的要道,在此打中伙的多。称打伙坪。清嘉庆十五年(年)建一横跨沂溪河的四拱长24丈宽2.7丈高2.8丈越七载竣工的大石桥时,人们向往幸福,命名大福桥,此地亦改为大福坪。
启安坪自宋置县(年)县治设此,以启迪安化得名。年毁于战火。县治南迁梅城后,尚有启安寺。解放前为英武中学校址.解放后为安化一中分部:年在此建县氮肥厂。
乐安桥集镇名,位于县城东南46公里处。湘水北岸。清里人李乐安为主建一横跨洢水上游的乐安桥。桥以主修者命名。在修桥以前此地称双江口、赵溪口。桥成后,俗呼乐安桥。石壁古道即在北面二公里。年红**征曾路过此地。
浮青铺集镇名,位于县城东南40公里处。南濒洢水,北倚浮青山。“安化有浮青山,远望如浮”。宋毕田有诗:”山色有无青欲浮”①而得名。地近新化边境,有公路东通梅城,西去新化。年红**征时曾路过此地。
大禾凼村名,位于县城东南50公里处。为思游的著名自然村。境内无地面河流,地下水多,而有大禾凼、细禾凼、国习凼、猪槽凼、桃子凼、春苗凼、看牛凼、搭刺凼、云霄凼等九个水凼,一遇大暴雨,九凼就相连成一片汪洋。大禾凼适居其中,面积最大(30亩)是以得名。年和年曾遭受大水灾。手工秤匠衡器准确,大小杆秤畅销省内外,俗称“秤乡”。
烟溪,因当地入资水口处有一金霞山,每值晴朗,光辉灿烂,烟霞成绮,烟溪由此而得名。又传说溆浦草烟发展较早,均通过此地装船出口,故名烟溪。
潺溪坪集镇名,位于县城西20公里,潺溪中游,马路公社西北境内。人口人。据传邓姓祖先从江西迁来,先到奎溪坪,龚姓已插标,后又到几处地方,均已有人,只好暂居此地,借以栖身,就称暂栖坪。后雅化称潺溪坪。
湖南坡集镇名,位于县城西北24公里,潺溪上游。谢家溪与潺溪汇合处。境内黑茶,质地优良,曾引起省外的重视。据传清初,山西、陕西茶商以先得此茶为快.见山路崎岖.蜿蜒曲折.认为是湖南最高的山坡,并以“湖南坡茶”四字为题赋打油诗一首:“湖通四海遍地游,南山松柏永千秋,坡土名茶仙香味.茶得丰收万古留”。现流传乡里。
奎溪坪集镇名,位于县城西南40公里,瀼溪中游。东、北、西有三座石门,境内有池溪、岩门溪、水洋溪、伞把冲、豆溪冲等五条小溪汇集,过去常有山洪暴发成灾,人们称鬼溪。后经治理,把水系归总导流称归溪,后雅化为奎溪,村亦改称奎溪坪。原系龚姓世代聚居。
十八渡集镇名,位于县城西南38公里,柘溪水库西岸,烟溪出口处。历为安化至溆浦要道,从烟溪(老烟溪现叫新码头)至此山势逶迤曲折须过渡(过河)十八次得名。
平口因地处平溪入资水口处,故命名为平口镇,年因柘溪水库蓄水,老平口镇被水淹没,东迁附近润溪建立新镇,仍沿用平口名称。
南金,58年公社化时,因境内有一南岳庙,庙前有金鸡坑小溪,各取一字命名南金公社。
龙眼集镇名,位于县城西南26公里,毗溪下游。在南金境内。境内左为将军水,右为金鸡坑水,中间山咏蜿蜒起伏如龙,村落正建在龙头上。左有龙眼塘(在桥下现已淹),右有垸子里井泉水,形似龙眼因而得名。
双龙,因境内东北部有个抱龙村,西南部有个卧龙村,各取“龙”字命名双龙。
将军,因境内有一独石,高17米,似人形,冠剑俨然,名将军岩,以此而德名。
黄沙坪:据说宋朝期间,此地仅有几户人家居住,后因茶业发达,将一个黄沙坡和乌刺蓬,逐年开发成为一个小集镇,起名黄沙坪。在清代道光至明国年间为茶市,由于境内生产黑茶,每当春茶上市,甘陕茶商云集,最盛时茶行有50家之多,拣茶女郎多人,俗有“小南京”之称。
文溪,位于县城东南11公里,大西溪上游,辰山东麓,原名横溪。因有小溪从东向西横流境内入大酉溪。后因偕音而名文溪。相传境内文人辈出,同一时期考上9个秀才,人们誉称为文溪。
中砥集镇名,位于县城南5公里,辰溪中游,辰山北麓,是县内开发较早的地方,据传为一兰田,二河丘,三中砥。人口人。境内辰山是我县天然屏障,犹如中流砥柱,故起名中砥。
木子,因为在多年前,此处河堤上曾生长一株高大的木子树,干围4米,春夏秋三季茂密葱绿,一到冬季成为一片火红,树后有一山坳,故称木子坳,公社以木子命名。
杨林,因境内杨柳成林,交通方便,人口集中,故以杨林命名。
江南,因地处资水之南,地势平坦,昔称江南坪,以此而得名。境内的陈王塘,由于陈、王两姓世代居此,故以陈王二字命名。
洞市集镇,位于县城东南23公哩,麻溪上游东岸。原名洞脚里,因地处山门涧下首,麻溪至此两岸山势陡峭如洞门,水口仅五米宽,奔流湍急,下有潭深4—6米。附近有店铺数十家,故名洞市。
冷市,因驻地冷家嘴,地处羊角、金鸡、三洲、大桥、龙塘等五个公社的中心,故命名冷市区。冷家嘴,原有一姓冷住户从江西迁此得名。
羊角,则有两种传说。一说,善溪水流至境内形成一塘,山势迂回,常有旋风腾起,而旋风名曰羊角风.故称羊角塘;又说,在古时候,善溪发大水,下来一只金羊,到塘后不见了,所以,人们称此地为羊角塘。金鸡坳则是因这里有山形似金鸡,建乡建社时故取金鸡二字命名。羊角、金鸡自来同属安化县二都乡,同一方言,同饮善溪水。
龙塘,昔为安化茶叶集散地之一,宋淳熙2年(年)赖文治等为乱,设兵戍守,置龙塘寨而得名。又说,“镇龙古寺”一名镇龙庵.明黄元璋建。相传寺址旧为巨沼,曾闻龙吟,赖庵镇之而得名龙塘。
清代人才辈出,如黄崇光、黄方洲、黄德濂三翰林及著名书法家榜眼黄自元都出生在这里。
小淹,《安化县志》杂说类记载:“宋理宗,潜邸邵陵。宁宗末年(公元-年理宗徵诣京师时,过小淹,忽值石门潭洑涨,淹留竟日)”,故名小淹。
沙湾村名,位于县城东24公里,资水中游北岸,距小淹镇2.5公里。与白沙溪茶厂隔河相望。境内有清兵部尚书两江总督陶澍墓、沙湾电站、沙湾苗圃。资水从文阁滩东流直下至南面拐弯北向成直角状淤沙成堆得名。
上马,《安化县志》卷25载:元朝末年,此地有个武将李焕文,后封万户侯。当他每次进京或返里时,总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坳上,上马或下马。后来乡人称此地为上马坳而得此名。
敷溪,因此地附近有一孵滩,居洢水流注资水入口处上方,资水中游大汴滩下,水势平缓,水草丰盛,春夏之交,鱼类喜欢在此产卵孵化,人们称之为孵滩,并称此地为孵溪,后转称敷溪。
山口,旧称三口,其含义有三:一是因附近有雾泉井、江家井、金井三口泉井;二是因地处洢水、大溪及温溪三水汇合处;三是以地处关公山(北),高家排(西),大界山(南)三山之间得名。后转称山口。
芙蓉山又名青阳山,位于县城东南61公里,仙溪区芙蓉林场境内,属衡山山系。主峰是蚂蟥山,海拔米,芙蓉山共有72峰,东西5公里,南北8公里,奇峰叠秀,状若芙蓉,故称芙蓉山。“芙岭朝云”旧称安化十景之一。土人望云气可占晴雨。山上原有芙蓉寺、广化寺.山上曾有芙蓉寺和广化寺,明正德年间(—年)建。
李筹有诗,“偶上芙蓉山,山殿朝阳晓,直上弧顶高,平看众山小,青翠满层峦,藤萝拂幽沼,始悟人世间,纷纷亦何扰”①。山腰松杉混杂,境内宜种茶叶,“芙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露香”,芙蓉茶素负盛名,清同治间列为贡茶。上品“芙蓉毛尖”,驰誉国内外。
云雾山位于县城东南64公里,廖家坪林场、芙蓉林场、木孔、新桥之间=属衡山山系,周罔1.5公里,为咿溪、沂溪河界山,海拔米。以烟云出没苍翠万状得名。清道光十九年(年)建有云雾山庵,其楹联云:
“白衡岳九千丈而来,催开一朵芙蓉,彷佛花中藏世界;望洞庭八百里之外,踏破几层云雾,依稀海上现蓬莱”。现庵已毁,仅存遗址。
乌云界位于县城东北24公里,龙塘茅茨园境内,安化、桃源边界,属雪峰山系,周围2平方公里。海拔.1米。“乌云界界桃源县,高15里,常有乌云叆叇,久雨初霁,烟岚广空。登望朗江,江帆上下,历历可数。山北有燕子岩,为邑人黄元璋征麻阳箪子苗殉难处,上有“峭壁奇观”四字及“洪武登基至二年,单刀匹马去征边,燕子岩前曾歇马,石人为伴振弓弦”之句,系璋手书①。成丰间曾建乌云寺,现寺已毁唯存石墙基。
百花寨位于县城东40公里,敷溪、长乐、通溪之间。自衡山山系北延至庵堂排北向25公里至此,面积亩,海拔米,处滔溪入洢水右侧,东麓水入洢水,西麓水入滔溪。“百花寨一名苗竹山,一名松林山,一名百花山。广袤数十里,上有三角湖,湖水泛滥,能致云雨。山麓有冬桃湾,隆冬实繁,人称仙果,湖中水草皆三其棱,花皆三其萼。”①以四季有百花盛开,元初有人在此设寨抗元得名。①同治安化县志卷六第四页
扶王殿原名金壶山,又名扶王山。位于县城东南68公里,高明、东山及廖家坪林场之间,属衡山山系,面积亩,四周丘阜罗列,主峰海拔.8米,为沂溪河、湄江溪、洢水间山。原有扶王殿,现已毁。“金壶山一曰扶王山,峰峦卓立,列岫如屏,上有庙,庙前有珠泉井,泉涌成珠,四时不竭……山中有古树数百株,直干冲霄,四时苍翠”①“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年)丁丑闰七月甲寅诏发潭州兵击梅山洞贼,梅山洞左甲首领扶汉阳,右甲首领顿汉凌,寇掠边界,朝廷屡遣使招谕不听,以石熙、翟守素、田绍芬屯兵分讨之……贼遂败,乘胜逐北,尽平其巢穴。绍芬至邵州,闻蛮酋扶汉阳死去……”②。庙冲有扶王庙,太平有扶王寺,大福坪有扶王庵,此山扶王殿,均为纪念扶汉阳而建。①同治安化县志卷五第五页②同治安化县志卷三十三第二页。
云台山位于县城西23公里,马路镇境内,属雪峰山脉,主峰海拔.9米,周围亩,独峰挺拔,尖削如笔,高耸入云,取云为台子山为梯之意命名。山上原有真武祠,二百多年前邑人邓自斋信奉湖北武当山祖师菩萨,每年秋必去朝拜一次,至八十三岁时,无力再去,就倡修此庵。庵下有风洞、雷洞,正门有联:“云中鸡犬随仙去,台下风雷自洞来”。侧门横额为“即武当”:联云:“当门恰有天梯接,别户权从佛地开”。清同治三年()复修,现庵已毁,仅剩四周石砌墙基。山体为砂砾岩,土壤为山地黄棕壤,山顶为荒山,山腰为灌术疏林。盛产茶叶,质地优良,在省内外负有盛名。
辰山原名神山、白云山,俗称辰山。位于二县城南12公里,资水南侧,即中砥、文溪、唐溪之间。面积4平方公里,属衡山山系,主峰辰山老顶,海拔.1米,特产有茶叶、野生药材。现安化县辰山药场和电视转播站设此。“白云寺在三都辰山;唐密印禅师建.明宣德问(—)重修……。有神女祠,昔汪真人炼丹于此盖仙灵石窟也”①。晋时汪真人炼药安化之神山,有句云:‘戴月人寻红芍药,和云仙著紫河车’②又清张永强有诗云:“……四十里高烟雾锁.三千世外水云环……”现寺、祠均废,惟遗墙基。①同治安化县志卷14第13贝:②湖南考古略卷11人部第3页③同治安化县志卷四第38页。
九龙池位于县城南25公里,南金乡境内,新化边境,属衡山山系。南麓水入新化横溪和董溪,北麓水入安化毗溪。是安化境内第一高峰。海拔米,周围约亩,山北为板岩,山南为砂砾岩。主峰南侧海拔1米处,有一池长14米,宽10米,水深1—2尺,原有九股泉涌,四季有水,现池里茅草丛生,水深不尺许,还葬有一无名坟墓.四周有九条山丘,蜿蜒起伏.簇拥而来,宛如九龙临池饮水,故名九龙池。山岭为亚高山草甸土旱中生高禾草丛组,油竹深一米多,是牛羊的好草场,但因山高风大,气温低,只宜于夏秋放牧。山腰有杂木林,前胡、续断、沙参、草鸟等野生山药遍山皆是,是一天然药场。
插花岭又名插合岭,插角岭。位于县城东北35公里,羊角塘镇金鸡管区境内,常德、桃源、安化三县交界处。属雪峰山脉延伸,相传在此地插标为常、安、桃三县县界而得名。山北接常德(古称武陵),山西临桃源.山东南为安化善溪发源地。“横亘数十里,奇峰攒合,赬石峻嶒。原有插合庵,五、六月间寒气逼八”①。海拔米。登岭望西南,雪峰巍巍;俯首瞰东北,洞庭茫茫。相传插合庵始建于周,周围有48寺,48碑,解放前,岭上佛殿堂皇,古树参天,岭顶清泉如晶,历来是登高和避署胜地。清代王佐游插花岭题诗尾联云:“……此身托足知何处,只向青云猛着鞭。”②又清道光两江总督陶澍临境题咏有“竹叶、插花两边排,五龙拱圣坐高台”句。山岭松柏挺拔参天,苍翠欲滴。如今庙殿已毁,但有“无量功德”、“武陵众修”、“三县合修”等碑文残存。现梯式茶园葱茂,绿竹依依,石壁流泉,山花飘香。依山傍水的石级路,巧夺天工的石拱桥,豆棚瓜架羊肠道,山梨野果满山岗。①注县志卷七第十二页②县志卷七第十三页。
长塘,因境内有一塘长米,深2米,故名长塘。早在宋神宗熙宁年间,长塘的中山大队就开始种茶,为我县最先种茶的茶乡之一。境内有大峰山,周围百里,有七十二峰环拱相向,下有灵潭,与大小仙山相接。刘潜有诗:
层峦耸峙入苍冥,竟日攀跻足未停
地有奇观惟鸟道,境无题句少人经,
天空远岫(xiu)云容澹,秋老深山石鼓青。
独立峰巅一翘首,夕烟如幕嶂如屏。
丫头山:明方顺有诗:
坤母当年产阿姑,至今丫髻卷云梳
冰翁月老频来问,老女何年嫁丈夫。
仙溪集镇名,位于县城东南50公里,洢水西岸,相传宋代一位有才学的人叫王南美,因不满当时的腐败政治,弃官归田,隐居于简家煅一小山上,建一钓月楼,朝沐清风,晚钓明月,修身养性,常与仙人来往。吟诗奕棋,饮酒取乐,曾作钓月楼诗:“居士作层楼,不爱风花雪,待得野云收,只钓溪边月”。传说他年老命终,乘黄鹤升天,为纪念他的清高志气,呼小山为仙峰山,此地为仙溪。
大荣,因沂溪在此经过,淤积成大片沙洲坪,人口稠密,曾两次火灾,烧成一片焦土,称大坪里。里人认为不吉利,改称大荣。这里有天罩山因经常有云雾笼罩而得名,海拔米,山青水秀,风景清幽,气候凉爽,最高温为27°——28°C。历来为避署胜地,夏秋日落,可着棉背心。解放前,曾建有一批洋房别墅,每年端午边有意、日、美、英等七国人上山避署,立秋边下山。
黄花溪,则因溪边曾产野黄花多而得名
木孔,以昔日森林茂密,古木参天而得名
清塘铺,因此地有一清水塘,四季常清不浊。
东坪,因地处柳溪入口处以东侧有一平地,由此而得名
田庄,因境内有一片宽阔的田地叫田庄湾,故得名。
古楼,境内建新村有一座建于清代的宝塔型古楼(已毁)而得名。
长乐,是以李姓长乐公名字,其子孙繁衍遍及境内,故以长乐命名。
东山因地处老县城(梅城)东部山区成区而得名。
部分摘录自《湖南省安化县地名录》
品味安化
编辑
邓迪波
百万安化人之家
anhuar
qq.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正规吗北京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